為深化認識核能在新型能源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研討核能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的有效路徑,探討和分享核能創新發展及數智化轉型最新成果,4月27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舉辦的“2025春季核能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暨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核電工業展覽會”在京隆重開幕。本次論壇設有主論壇和“創新發展”“數智化轉型”分論壇,共有近60位國內外政府官員、資深專家學者和企業高管發表重要講話、分享經驗成果。這場思維碰撞、智慧交融的國際盛會,在規模層次范圍成果等方面均創歷史新高。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中國廣核集團董事長楊長利在開幕式上致辭。他在致辭中表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核能國際交流合作面臨更多挑戰。全球核能界具有典型的命運共同體特征,開放合作是推動全球核能安全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中國核能行業將更加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合作理念,與全球同行分享核能發展成果、經驗,積極構建核能安全發展命運共同體,為全球核能發展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董保同,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劉敬,國家能源局副局長何洋,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以及經合組織核能署總干事麥格伍德分別做主旨演講。他們從國內國際視角深入剖析氣候目標下全球能源轉型、核能發展面臨機遇與挑戰,全面闡述了核能在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經濟發展方面的關鍵作用,著重強調核安全與核安保是核能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素,從核電發展面臨的機遇、形勢與任務、推動核能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等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深化開放與合作的建設性建議。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曹述棟、秘書長郭利民分別主持了“2025春季核能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主論壇。中國核能發展報告首席專家、國家原子能機構原副主任王毅韌,發布了《中國核能發展報告(2025)》藍皮書,為社會各界解讀核能發展關鍵問題。國內四大核電集團核能主管負責人參會,介紹各自核能發展最新成就和舉措,國際國內相關資深專家圍繞能源低碳轉型與核電發展、核能綜合利用、探索核能新質生產力等主題開展報告交流。論壇還為41位獲得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核能科學技術獎、創新團隊獎、青年創新人物獲獎者或代表頒獎。同時,為21位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核能系統系列競賽一等獎頒獎。
2025年春季核能可持續發展國際論壇期間,將分別舉行以“創新發展”和“數智化轉型”為主題的2個分論壇。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張廷克、協會副秘書長王平分別主持“創新發展”分論壇;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利民、副秘書長龍茂雄分別主持“數智化轉型”分論壇。期間,協會首次發布《中國核能科技創新發展報告(2025)》,為業界提供關于核能科技創新情況的年度系統總結報告;6位國內三代核電及先進核能研發的科技帶頭人,向社會全面解讀華龍一號、國和一號、高溫氣冷堆、鈉冷快堆、釷基熔鹽堆等最新研發進展;協會首次發布《核能行業數智化轉型主旨報告》,全面分析核能數智化轉型的機遇、挑戰和未來趨勢。來自國際原子能機構、經合組織核能署、世界核協會、ITER組織、俄羅斯、法國、美國、日本等國際組織和核電強國的嘉賓與國內專家同臺交流,展示中國積極開放、與世界各國共建“核安全命運共同體”的合作誠意和良好氛圍。
同期舉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核電工業展覽會,是自1995年國務院核電辦創辦核電展以來的30周年盛會,已成為中國核能行業展示發展成就、中外核電企業交流合作的平臺,社會公眾認知核能的窗口。本屆核電展有10余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逾200家中外知名核電企業、科研院所、機構組織等參加展覽,國內參展商面積大幅增長37%,境外展商參展面積增長29.4%,同期活動增加50%以上。曹述棟主持了開幕式。
曹述棟在主論壇總結發言時表示,核能是助力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力量,安全是全球核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創新是全球核能可持續發展的強大驅動力,開放合作始終是推動全球核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全球核能界已有深厚的合作基礎和互利互惠的合作經驗,唯有開放合作才能共贏未來!
本次論壇及核電展引起了國內外社會和媒體的高度關注,來自國家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國內外產業界和研究機構的40余位國內頂級專家和16位國際重量嘉賓,全面介紹國際國內核能產業發展、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產業鏈建設、國際交流合作、政策機制創新等各方面的最新進展,是2025年國內首次核能行業權威性高端國際交流活動。34家媒體的40余位中外記者與會采訪報道。主論壇現場參會人員近700人,國際核電展首日參展人數近100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