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_欧美中文高清_91九色成人_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歡迎來到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官網
當前位置:
>
訪問量:
行業動態
新質生產力一線觀察丨中核集團:打造“硬核”科技的更多可能
時間:2024年07月15日 來源:國資小新 作者:新華社記者 高敬 點擊量: 分享:

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加快推進,模塊化多用途小堆“玲龍一號”示范工程建設進展順利,醫用同位素、放射性藥品等藥物自主化技術加速突破……作為我國核能發展和核電建設的主力軍,中核集團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硬核”科技的更多可能,助力核工業高質量發展。

求綠向新

推進核能科技創新

2月22日,福建漳州,中核集團漳州核電二期工程“華龍一號”3號機組澆灌核島第一罐混凝土,當前中核集團7臺“華龍一號”機組建設穩步推進。

作為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技術,“華龍一號”每臺核電機組每年發電超100億度,相當于每年減少標準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相當于植樹造林7000多萬棵。

4月10日,海南昌江,被譽為“核能充電寶”的全球首個陸上模塊化小型核反應堆“玲龍一號”首臺數字化控制系統機柜就位并啟動安裝調試工作。

“玲龍一號”是我國核電自主創新的又一重大成果,具有一體化設計和模塊化建造的技術特點,適用于海島、礦區、高耗能企業等多種場景的能源供應,可實現城市供熱和制冷、海水淡化、稠油開采等多種用途。

一大一小“雙龍”騰飛,是中核始終堅持科技創新的生動縮影。

1721004100764125.jpg

▲2月22日,中核集團漳州核電二期工程“華龍一號”3號機組澆灌核島第一罐混凝土澆筑現場。

中核集團董事長余劍鋒表示,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是構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更是帶動傳統產業升級的引擎。核能是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推進核能科技創新,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能,是推進能源革命、保障能源安全、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的重要途徑。

目前,中核集團控股在運核電機組26臺,核準及在建核電機組18臺。我國已成為全球最為活躍的核電市場,核電在建規模全球第一,也是推動全球三代乃至四代核電創新發展的主要國家。

面向未來

讓核技術發展服務國計民生

“碳-14輻照生產靶件開始出堆!”4月20日13時48分,隨著一聲令下,碳-14靶件從中核集團旗下中國核電投資控股的秦山核電重水堆機組中成功抽出。

碳-14廣泛應用于農業、化學、醫學、生物學等領域,具有極高的醫用價值和科研價值。這是我國首次利用核電商用堆批量生產碳-14同位素,破解了國內碳-14同位素長期依賴進口的難題。

近期,秦山核電在線輻照生產醫用同位素裝置按計劃全面建成,我國掌握了批量化在線輻照生產同位素的關鍵技術。镥-177、鍶-89和釔-90等多種國內緊缺的短半衰期醫用同位素將在今年下半年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

中核集團總經理申彥鋒表示,發展新質生產力需要培育核技術應用產業,這已成為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性選擇。“放射性藥物”“核醫療”等核技術應用產業在推動經濟持續發展、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未來產業代表了科技發展方向和趨勢,能夠形成顛覆性技術和重大原創成果。

可控核聚變是未來能源的重要方向,被認為是解決人類能源問題的“終極答案”。經過多年發展,我國核聚變技術已從過去的跟跑到并跑,到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1721004128147925.jpg

▲實驗中的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新華社記者薛晨 攝

中核集團的核聚變裝置——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去年實現了100萬安培等離子體電流下的高約束模式運行,再次刷新我國磁約束聚變裝置運行紀錄。

去年底,中核集團牽頭組織的可控核聚變創新聯合體正式宣布成立,第一批未來能源關鍵技術攻關任務正式發布,對于推進聚變能源產業邁出實質性步伐具有重要意義。

開放謀新

在交流合作中共同發展

回望來路,核工業的每一步發展,都是大合作的結晶。

“華龍一號”工程建設涉及6萬多臺套設備,生產、設備、組裝工作涉及28個省市、5300多家企業,近20萬人參與研制和建設。

在“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過程中,中核集團聯合多個科研院所、設備廠家,連續攻克了多項技術與設備難題,實現了一系列國產新技術、新設備的創新應用,進一步提升了機組的自主化、國產化水平。目前,“華龍一號”相關設備國產化率已超90%,帶動上下游產業鏈5300多家企業的發展。

中核集團立足核工業特色優勢,積極打造核領域原創技術策源地、產業鏈、創新聯合體,共建協同協作產業鏈,實現核工業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一體發展,推動核工業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取得新進展、新成效。

合作共贏的“朋友圈”不斷擴大——

2月29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組織與中核集團中核工程牽頭的中法聯合體正式簽署真空室模塊組裝合同。這是中核牽頭的團隊成功安裝ITER“心臟”設備之后,再次承擔其核心設備安裝任務。

在3月舉辦的2024年中國國際核工業展覽會上,中核集團向國際社會開放了包括國際上能量最高的緊湊型質子回旋加速器、微型中子源反應堆等在內的10個大型核科研設施。

“全球核能發展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合作共贏,方為正道,唯有集眾智、聚合力,才能更好地用核能造福人類。”余劍鋒說,中核集團將積極深化國際核能合作,深度參與國際能源治理體系變革,為促進全球核能發展貢獻力量。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皮山县| 宿迁市| 确山县| 福泉市| 元氏县| 宜都市| 芜湖县| 赤水市| 晋城| 阿拉善左旗| 高阳县| 将乐县| 建德市| 穆棱市| 繁昌县| 武冈市| 尼木县| 冀州市| 铁岭市| 富锦市| 辽阳市| 苏州市| 霍山县| 乌兰察布市| 新乐市| 奈曼旗| 吉木萨尔县| 佳木斯市| 平度市| 射阳县| 甘洛县| 临邑县| 剑阁县| 内丘县| 金秀| 河间市| 五常市| 九龙城区| 四子王旗| 磐安县| 东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