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月5日至7日對法國進行國事訪問。中國元首外交的“法蘭西時間”,讓世界矚目。此次訪問中,實現碳中和目標再次成為中法兩國的重要共識。其中,共同推動核能合作與發展作為兩國攜手實現減碳目標的重要基石備受關注。為貫徹落實兩國元首共識,5月30日,中核集團與法國電力集團(EDF)在京簽署了雙方關于核能的全面合作協議,標志著雙方開啟了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合作新篇章。
中法兩國間的核能合作時間很長,持續深化。自1982年簽署首個和平利用核能合作議定書以來,中法兩國始終堅持科技合作與產業合作并重的方針,核能合作已成為中法兩國間最為穩固的合作領域之一。特別是在習近平主席和馬克龍總統的戰略引領下,兩國核能企業堅持“科技合作與工業合作‘兩條腿’走路”,取得了豐碩成果。2018年,在習近平主席和馬克龍總統共同見證下,中法企業家委員會成立。該委員會下設理事會和5個工作組。中核集團是理事會單位,同時擔任低碳能源組中方組長。
此次習近平主席訪法期間,中核集團董事長余劍鋒和EDF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蒙進行會談,并面向全球共同發布《核能支持低碳發展前瞻性研究》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作為最早“深耕”中國的國際核能企業,EDF在中國的業務歷程已長達40年,目前已成為中國發電和能源服務行業中最大的外國投資者之一。而此次藍皮書的發布,無疑將中法核能領域合作推向了一個新的維度與高度。這標志著中法核能合作從“硬核”的技術合作向著更具前瞻性的“軟科學”領域拓展。藍皮書作為中法兩國合作的智慧結晶,為世界多國核能發展提供了極具參考性的指引。選擇在中法建交60周年的歷史節點發布藍皮書,也可被視為是中法核能合作新征程上的一個開篇之作,未來中法兩國可以結合藍皮書中的內容,在促進核能發展的進程中開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其中就包括合作去開拓第三方市場。
氣候變化是人類生存和發展面臨的共同挑戰,在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中,能源清潔低碳轉型至關重要。中法兩國作為兩個核能大國,核能合作成為兩國應對能源和環境挑戰的積極共識。此次中法兩大核能集團深化合作,開啟了中法核能合作新篇章,為兩國攜手實現碳中和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這既是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的具體體現,也是中法核能合作40周年的收官之作、中法建交60周年的重要見證,將支撐我國構建創新型核能國際合作網絡。
下一步,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構建創新驅動、產業支撐、互融互通的合作發展新格局,推動完善全球核治理。中法雙方將持續在核工程、核電運行和核燃料循環等多個領域深化合作。雙方將合作促進核能和可再生能源的協同作用,制定以低碳增長為重點的公共政策,包括加速水電、風能、太陽能和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延長現有核電廠的壽命并啟動新的核電建設項目,優化能源轉型的成本。此外,雙方還將合作促進小堆、聚變堆等先進核能技術研發。
中法作為兩個擁有獨立自主精神的大國,站在新的歷史交匯點上,攜手再出發。兩國的務實合作將在多個領域不斷深化,涌動出源源不絕的澎湃活力,迸發出巨大能量,造福兩國和世界。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下一個60年,中法繼續深化核能領域合作,也必然會為全球綠色發展帶來更多新動力,為全人類帶來更多解決方案,帶來更多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