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國際原子能機構六月理事會在維也納召開。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劉敬出席會議并發言,全面闡述中國立場,表示愿以中國加入機構40周年為契機,與國際原子能機構攜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
劉敬表示,過去一年來,國際原子能機構持續推進實施“原子能促進凈零排放”“核協同和標準化”“希望之光”“核技術用于控制塑料污染”等倡議,與糧農組織聯合發起“原子用于糧食”倡議,持續推動核安全、核安保相關國際公約有效實施和普遍加入,履行核保障監督職責,為促進“原子用于和平與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中方高度贊賞機構上述努力。
劉敬指出,中國高度重視核能在全球可持續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堅持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將核能作為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選項。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57臺,核準及在建核電機組36臺。中國大力推動核科技用于農業發展,利用輻射誘變育種技術育成、改良的農作物品種占全球總量三分之一,食品及農產品保鮮和滅菌消毒的年輻照加工量占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二。中國醫用同位素、放射性藥物、核醫療產業能力快速提升,全國已有86家放射性藥品生產企業和多個區域性配送中心。中國高度重視核安全核安保問題,提高核電站運行安全和建造質量,提升核設施、核材料安保水平,增強國家核反恐能力。
劉敬強調,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發展和安全領域的重要體現。格羅西總干事倡導的重點倡議與中方上述倡議高度契合。2023年以來,中國與機構合作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數百人次來華科訪進修、交流培訓機會,通過中國政府原子能獎學金二期項目每年資助100名發展中國家學生來華接受核專業碩博士研究生教育,在華設立機構核與輻射安全協作中心,與機構在華成功舉辦小型模塊化堆應用與發展跨地區研討會、加強核電廠運行安全國際大會,推動中國與機構合作進入新階段。
劉敬表示,今年是中國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40周年。40年來,中國堅持開放合作、共同發展理念,以實際行動支持機構各項倡議,為有需要的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當前全球各國均面臨發展和安全的嚴峻挑戰,中方愿與機構及各方一道,共同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攜手推動核能技術創新,共同推進普惠包容發展,持續擴大開放有序合作,讓核能發展惠及更多國家,為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努力。
關于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問題,劉敬強調,日本排海行徑前所未有、極具爭議。國際社會高度關切,鄰國民眾強烈反對。機構要針對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建立長期、獨立、有效的國際監測安排,并需根據實際情況不斷予以完善和加強,從而確保日排海行徑不對海洋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長期危害。中方希望日方在長期國際監測安排等問題上進一步拿出誠意和建設性態度,認真對待國內外正當合理關切,履行自身責任和義務。
會議期間,劉敬還會見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就攜手落實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推動加強日本福島核污染水處置長期國際監測安排等雙方關心的話題深入交換意見。格羅西表示,愿與中方深化和平利用核能核科技合作,推動雙方關系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