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第41期“CNEA國際天然鈾價格預測指數(2024年4月)”。
一、短期-月度現貨價格預測指數(月度更新)
上期預測結論是:未來3個月,投資基金融資環境趨于改善、對俄鈾產品進口禁令可能落地,但“三倍核能宣言”預期存在不確定性,現貨價格將出現震蕩。預計未來3個月現貨價格波動區間為85-110美元/磅。支撐位為85美元/磅,驅動長期價格上漲動力不足,導致中間商投機交易熱情下降;阻力位為110美元/磅,市場持續看好未來核電需求預期,中間商/投資基金在現貨市場活躍采購。假設未來不發生其他重大突發事件,基于URC的短期波動模型,預計未來3個月現貨價格將呈現先降后漲態勢。
3月份現貨價格呈現大幅下行并小幅反彈穩定的狀態。3月中上旬,賣家繼續頻繁調低報價以吸引成交,但賣方很少接手,現貨價格從月初95美元/磅緩慢下跌至3月12日的90美元;隨后因北岸鈾投資基金URNM大股東出售大量股票,帶動天然鈾股票市場全面下跌,進而影響到買賣雙方情緒,雙方一致認為價格將持續下行,現貨價格一日內下跌6美元,至84美元/磅;3月后半個月,現貨價格緩慢上漲回穩至87-88美元/磅,并以88.5美元/磅收于月底。
展望未來,影響未來3個月(2024.4—2024.6)現貨價格的因素包括:
投資基金采購——市場下調美聯儲降息預期,投資基金大幅采購可能后延。美國勞工部發布非農報告,非農就業激增,幅度超出預期,美聯儲降息可能推遲至9月,預計未來幾個月SPUT投資基金將不會大量采購。
對俄鈾產品制裁預期——禁俄鈾產品法案出現反復,可能會推后落地。《禁止進口俄羅斯鈾產品》法案在美國國會立法聽證會中產生較大爭議,后又就該法案征詢業界意見,種種跡象表明美國尚未對完全去俄鈾產品做好準備,該法案距離落地尚有一段時間,短期內不會有明確結論。
貿易商交易——貿易商仍保持活躍狀態,但采購量不會太多。在投資基金未有明顯動作的情況下,貿易商在不斷測試價格下限,短期內現貨價格已觸底,預計貿易商將傾向于新一輪的小幅采購。
綜上,未來3個月,美聯儲降息可能后延,俄鈾產品制裁短期難以落地,現貨價格大概率僅出現小幅震蕩,預計波動區間為85-95美元/磅。假設未來不發生其他重大突發事件,基于URC的指數平滑模型,預計未來3個月現貨價格將呈現緩慢小幅上漲的態勢。
二、中長期-年度現貨價格預測指數(季度更新)
一季度發生的影響國際天然鈾市場的重大因素包括:
需求方面,核電發展預期可能出現轉折,但仍保持在較高水平。2023年12月22國聯合發布“三倍核能”宣言,但實現既定目標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一是會議并未制定更具體的審查標準以確保宣言能夠實現;二是核電仍未被國際銀行納入貸款序列中,核電項目融資仍受到較大阻力;三是美國前任總統特朗普進入了總統初選,且出現明顯的支持上漲勢頭,其任期內退出過“巴黎協定”,政策上更傾向放寬環保政策,支持油氣產業,對核電發展沒有實質支持措施。對核電發展提供支撐作用的是法國、韓國,法國總統近幾個月陸續訪問多個鈾資源大國,其國內EDF集團重組核電業務,旨在重振本國核工業;韓國政府、行業、公司在積極行動,簽署各類備忘錄,謀求國內外核電發展。
以投資基金為主的“二次需求”,仍將持續影響市場。美聯儲遲早會開啟新一輪降息,以SPUT為主的投資基金將繼續發揮主導作用,市場“二次需求”間歇性增加。
供應方面,鈾價上漲已刺激多個項目聲明上線,為未來幾年鈾產量增長提供動力。2024年一季度,哈原工聲明受硫酸影響,兩年內維持當前產量,不按原計劃提產;卡梅科則表示2024年將麥克阿瑟河和雪茄湖產量均提高至6900噸/年,且聲明擇機將麥克阿瑟河產量再度提升至9600噸。預計到2027年,全球產量較2023年提升約1.4萬噸/年。各類復產、擴產、新項目已開始陸續釋放產能,將逐步減弱天然鈾需求與供應形成的剪刀差,從而抑制價格上漲。值得關注的是,由于俄烏沖突影響,原材料價格上漲,生產商生產成本正面臨較快增長。
合約交付方面,當前鈾價已處于2008年以來的高位,考慮核電業主是現貨市場的最終消納方,而核電業主2030年前的大部分需求已通過長期合約覆蓋,價格持續上漲的動力不足。
總體上看,未來幾年供應基本上可以滿足需求,但仍處于偏緊張的狀態,礦山生產成本逐步增長,投資基金繼續扮演重要角色,價格將保持在高位。
基于URC自主研發的供需成本模型,本期對未來價格指數不做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