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3年10月30日,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主辦的“2023年核電建設質量大會”在深圳召開。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廷克在大會上致辭。他在談到如何做好核電建設質量改進與績效提升方面問題時提出五項共享舉措,現分享以饗讀者。
一是以核電工程建設管理同行評估及沙盤推演為工具,有效助推核電工程建設管理水平的持續改進。協會加強與各核電集團公司、股份公司的溝通和協作力度,為每個核電工程項目在建設期內組織實施一次核電建設綜合評估共享服務,核電建設綜合評估已成為全面、客觀診斷項目建設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此外,在綜合評估的基礎上,協會積極組織各方建立專項評估的團體標準,針對各工程項目中的重點、難點以及關鍵節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專項評估和沙盤推演活動,助力各核電項目提前發現風險,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持續提升工程建設管理水平。協會自2009年開展首次評估以來,已累計開展40多場同行評估活動,包括近20場專項評估及10余場沙盤推演活動,為核電工程建設目標順利實現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以國家級工程獎推薦為引領,持續促進以安全質量為核心的核電建設總體績效水平的全面提升。規范開展核能工程參評國家級工程獎推薦工作,形成嚴格且具有行業特色的推薦標準、流程和組織,確保國家級工程獎項推薦的連續性和推薦質量,協會自2019年啟動國家優質工程獎的推薦工作以來,已經完成3個金獎工程1個國優工程的推薦工作,今年推薦的福清華龍一號已經完成評審答辯和網上公示,后續我們將力爭每年推薦一個國家優質工程金獎項目。此外,我們將進一步拓展國家級工程獎推薦范圍,逐步將小堆科研工程、核能綜合利用工程等納入推薦范圍,逐步構建魯班獎、中國質量獎等其它類國家級工程獎項的推薦通道。
三是以核電建設技術委員會為支撐,持續創新核電建設經驗交流體系,推動行業工程建設領域的成果共享和經驗交流。充分發揮核電建設技術委員會專家智庫作用,進一步加強專家的能力、資歷和參與度建設,發揮好各專家的特長和指導作用,并且在現有與各工程項目業主單位、工程公司良好合作的基礎上,拓展對核電建安承包商會員的支持服務。進一步加強核電建設指標體系的建設,在各工程項目單位的支持下,統籌好數據報送的范圍和通道,深度開展數據資源的收集、分析和分享,逐步形成核電建設領域的評價指標體系,為核電工程項目高質量建設提供對標參考與依據。有序開展好核電工程建設五新成果評審、核電建設大講堂線上講座、核電工程建設質量月等多元化經驗共享交流活動,通過多種形式全力打造行業工程建設領域優勢互補、問題共商、成果共享的經驗反饋交流平臺,推動行業整體核電建設水平持續提升。
四是以工程質量提升和質量評價為重要抓手,持續加大對成員單位技術支持服務力度。 以為項目帶來切實有效的建設質量改進為目標,持續提升行業工程建設質量技術咨詢服務工作績效,核電工程建設質量提升工作自2019年開展以來,得到了全部在建工程項目的積極響應和自愿申請,協會通過制定標準、過程管控、成果共享等方式,形成可持續發展的工程建設質量提升管控體系,目前已組織完成《核電工程建設質量提升指導手冊》七個專篇的編寫和發布培訓工作,每年度至少開展30余次的現場培訓和專家咨詢活動,核電工程建設質量提升已經成為一種文化,一種工程建設項目各參建單位追求嚴要求、高質量、勇創新、增效益的自覺行動。穩步推進行業工程質量過程評價工作,完成《核電工程施工質量評價規程》《核電工程建設綠色施工專項評價》《核電工程建設新技術應用評價規程》等團體標準發布,按照自愿申請的原則,協會已累計完成13個項目的施工質量評價工作,完成15個工程項目的綠色施工評價工作,引導行業工程持續提升建設質量、環境和技術水平。
五是以解決行業工程建設共性問題為導向,形成一批對推動和引領行業發展有積極貢獻和廣泛影響的共享成果。協會持續組織開展行業共性問題的研究和成果應用工作,完成了核電工程建設管理類、施工技術類團體標準頂層框架課題的研究,形成131項核電工程建設團體標準清單。累計完成22項團體標準的立項,發布5項。牽頭開展了《核電廠建設指標體系》《核電工程建設產業鏈防造假工作指南》《核電工程建設標準查詢系統開發》等10余項共性課題的研究工作,發布課題成果匯編并推廣應用,為行業共性問題解決提供更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