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ESG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從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角度,評估上市企業的經營可持續性以及社會影響力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5月11日,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601985.SH,簡稱“中國核電”)發布《2021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ESG)報告》,從多維度全面系統地展現了中國核電在經營過程中,面對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等責任領域的實踐和發展之路。
從報告上看,中國核電在實現快速穩定發展的同時,結合自身業務優勢,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進核電事業積極、安全、有序發展,為廣大股東創造了更大的價值和更好的回報。
截至2022年3月31日,中國核電擁有控股公司26家,合營公司1家,參股公司11家,總資產超4000億元。公司核電控股在運機組25臺,裝機容量2371萬千瓦;核電控股在建機組6臺,裝機容量635.3萬千瓦。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623.67億元,同比增長19.3%;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80.38億元,同比增長34.07%;公司總資產4096.21億元,同比增長7.3%;凈資產收益率為12.04%,每股收益率0.439元/股。
守正創新,高效規范治理
中國核電對標世界一流,著力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治理體系。優化組織構成,完善制度和量化模型,提高風險防控能力。遵循戰略、市場、績效和公平導向原則,完善薪酬管理體系與制度。以“精細化管理、集約化管控”為抓手,以數字化轉型驅動企業精益化發展。建立反腐倡廉長效機制,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
2021年,中國核電入選國務院國資委“國有重點企業管理標桿創建行動標桿企業”“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示范企業”名單,獲得中國證券“金紫荊”十四五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稱號。公司董事會榮獲“金圓桌”公司治理特別貢獻獎。
綠色發展,賦能“雙碳”目標
中國核電遵守核安全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環境管理機制,增強環境風險識別與管控。加快實施“核能+非核清潔能源+敏捷端新產業”三大產業布局,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清潔能源選項。開展提質增效專項行動,采取有效的節能降耗措施。在核電站選址、建設及運營的不同階段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共建共享生態綠色家園。
2021年,中國核電全年累計發電1826.37億千瓦時,其中核能發電1731.23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燃燒標準煤5236.97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13720.86萬噸。非核清潔能源發電95.14億千瓦時,非核清潔能源在運裝機容量887.33萬千瓦。
秦山核電廠區周邊的白鷺群
凝心聚力,關心民生福祉
中國核電堅持人本管理,保障員工各項合法權益,認真傾聽員工訴求。堅持人才優先戰略,建立選人用人、績效管理、薪酬激勵機制,全面推進人才隊伍的壯大和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帶動地方發展,積極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開展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活動,加大科普知識的推廣宣傳,提升公眾認知。
2021年,中國核電繳納稅款79.13億元。員工總數15756人,新進員工數量1283人。勞動合同簽訂率、公開招聘率、員工工會入會率、員工體檢覆蓋率均為100%。志愿者活動參與人數達5864人,累計時長59995.4小時。
組織承辦2021年全國核能系統
核反應堆運行值班員職業技能競賽
2022 年,是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重要一年,中國將堅定履行“三新一高”要求,充分認識實現“雙碳”目標的緊迫性和艱巨性,統籌布局“核能+非核清潔能源+敏捷端新產業”三大產業協同發展,探索以數智化、集約化為牽引的企業精益管理之路,系統推動公司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落實“安全第一,質量第一,回報股東,服務社會,促進員工發展”的經營宗旨,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下面,我們通過一張圖為您介紹中國核電ESG報告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