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6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第14期“CNEA國際天然鈾價格預測指數(2022年1月)”。
一、短期-月度現貨價格預測指數(月度更新)
上期預測結論是:假設未來不發生其他重大突發事件,基于URC自主研發的凈指標值模型,預計未來3個月現貨價格呈現平穩有升態勢,短期波動減弱,波動區間為40-52美元/磅,40美元支撐位主要考慮投資基金融資受阻,采購節奏放緩;52美元阻力位主要考慮更多資金參與到天然鈾市場中。
12月市場主要的主要參與方仍為投資基金和貿易商,價格緩慢回落并趨于平穩。12月初,受奧密克戎新變種病毒的影響,金融市場持續波動,加之中旬美國議息會議表態將收緊貨幣寬松的信息,SPUT投資基金融資放緩,且未進行任何現貨采購,市場交易下降,鈾價小幅下滑。隨著下旬西方圣誕節的來臨,市場參與者注意力也轉向年終行政活動以及明年規劃,市場交易冷清,本輪鈾價探底,并穩定在42美元/lbU3O8。
影響12月市場的重大事件包括:12月初,奧密克戎新變種病毒為全球經濟平添新變數;12月中旬,美國議息會議明確將加速回撤疫情時期的超寬松刺激措施,即縮減資產的購買計劃擬提前至明年3月結束,并預計2022年年內加息三次,以應對不斷上漲的通脹。
展望未來,影響后續3個月(2022.1-2022.3)現貨價格的因素包括:
哈薩克動蕩——近日,哈薩克斯坦多地連續爆發抗議活動,該國總統托卡耶夫宣布全境進入緊急狀態,受此事件影響,鈾價單日有較大漲幅。1月6日集安組織決定派遣維和部隊,該國與俄羅斯的多支快速反應部隊已介入,哈局勢后續走向有待進一步觀察。
投資基金的采購活動——各大投資基金雄心勃勃,目前融資計劃額度近30億美元,隨著本輪量化寬松于2022年3月結束,投資基金或將在三個月內爭取最大限度融資,但系列規模資本注入已接近尾聲,鈾價上浮空間減弱,采購節奏或將放緩,天然鈾現貨市場的供應過緊狀態有所松動。值得關注的是,SPUT投資基金擬于2022年1-2月份向紐約證券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該消息或許會小幅提振市場。
新冠疫情——奧密克戎新變種規模突發,天然鈾生產領域受到嚴重影響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綜上,展望未來3個月,投資基金的融資速度將較以往略有下降,但仍將有一定數量的資金流入,市場交易有所恢復,但價格波動減弱。
假設未來不發生其他重大突發事件,基于URC自主研發的神經網絡模型,預計未來3個月現貨價格呈現先升后降態勢,短期波動減弱,波動區間為40-50美元/磅,40美元支撐位主要考慮投資基金融資受阻,采購節奏放緩;50美元阻力位主要考慮哈薩克局勢持續動蕩,供應預期收緊,更多資金參與到天然鈾市場中。
二、中長期-年度現貨價格預測指數(季度更新)
四季度發生的影響國際天然鈾市場的重大事件包括:
供應方面,受金融機構的操作,鈾價短期內大幅震蕩,以42美元/lbU3O8結束2021年,相較年初的30美元/lbU3O8提高了10美元以上,這為潛在的鈾產量增長提供舒適段位,哈薩克斯坦的Zhalpak和Budenovskoye 6/7低成本項目將相繼于2022年和2024年投產。
需求方面,各國零碳戰略持續向好推進,拜登簽署《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承諾為現有核反應堆提供60億美元財政支持;英國政府為核能發展提供總計5.05億美元支持,計劃將在2035年之前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實現100%無碳發電;日本政府正式采納經濟產業省的“第6次基礎能源戰略計劃”,提出2050年實現碳中和的目標,計劃將2030年核電比重維持在20 ~ 22%,即需要重啟30座反應堆;法國總統馬克龍宣稱未來在國內擬新建6座EPR反應堆,以保證核電發展在2030年前實現40%減排目標。
以初級生產商、投資基金為主的金融資本驅動的“二次需求”已初具規模,預計未來2年內,可能仍會有20-30億美元(規模約2-3萬tU)進入市場,且預計短期內不會銷售,過剩庫存加速消化,未來幾年的鈾價將較快震蕩上行,隨著鈾價的上漲,因低位鈾價而被迫限/停產的生產商將推動在運礦山擴產及閑置產能入市,個別低成本新礦山也相繼加入,這將對鈾價漲幅形成制約。
基于URC自主研發的供需成本模型,與上期相比,小幅調整了部分年份的鈾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