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_欧美中文高清_91九色成人_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歡迎來到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官網
當前位置:
>
訪問量:
國內核新聞
全國政協委員劉華:我國在建核電機組全球第一 監管水平不低于任何國家
時間:2018年03月19日 來源: 點擊量: 分享: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我國要推進國際產能合作,高鐵、核電等裝備走向世界。作為較清潔的能源,核電的發展一直是國際社會最為關心的話題。

  目前,我國共有核電機組56臺,其中,運行機組38臺,在建核電機組18臺,在建機組數量世界第一。

  在快速發展核電的同時,核電的安全性無疑是公眾最為關心的話題,尤其是在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后,很多國家在核電發展方面表現得更為謹慎。

  從政策規劃來看,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核電仍將迎來較好的發展期。那么,我國核安全水平如何呢,隨著今年《核安全法》正式實施,下一步在核電監管方面會有哪些舉措呢?

  針對上述話題,全國政協委員、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在兩會期間接受了《每日經濟新聞》(以下簡稱NBD)記者的專訪,對我國核安全現狀進行詳細解讀。

全國政協委員、環保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

  核安全 事故發生率降至歷史最低

  NBD:今年《核安全法》正式實施,您怎么評價我國的核安全水平呢?

  劉華: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核安全。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核能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就,整體核安全狀況良好。

  我國現已擁有56臺核電機組,19座民用研究堆和24座核燃料循環設施。全國核技術利用單位有6.7萬家,在用放射源13.4萬枚,射線裝置15.1萬臺。

  在有效的監管下,核設施營運單位切實履行安全責任,30多年來,我國核能與核技術利用事業始終保持良好的安全業績。

  其中,我國運行核電機組共有38臺,從未發生國際核事件分級表2級及以上級別的運行事件。我國所有核電廠自覺加入了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等國際組織,積極開展國際對標。

  近5年WANO數據顯示,我國運行機組約80%的指標優于中值水平,約70%達到先進值。

  目前我國在建核電機組共有18臺,在選址、設計、建造、安裝和調試等各環節都進行了有效管理,確保工程建造質量,為未來的安全運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環設施也繼續保持安全運行記錄。由于我國不斷強化對核技術利用單位的監管,輻射事故發生率持續降低,已由“十一五”時期的平均每萬枚放射源2.5起進一步下降至2017年的每萬枚1起以內,為歷史最低水平。

  NBD:在論述核電發展的時候,您強調“要讓公眾對核能有信心”,對此應該怎么理解呢?

  劉華:核能發展離不開良好的輿論環境,公眾對核安全的信心和對核能的接受度是核能健康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條件。

  同時,核能及核安全在國際范圍內都是一個爭議性很強的議題,公眾意見分化明顯甚至高度對立。國外研究表明,個人對核能的態度往往與教育背景、知識結構、政治立場、性別年齡等具有一定的相關度,同時受到核能安全事件及相關社會心理的影響顯著。因此對公眾態度也要理性分析和處理。

  要增強公眾對核能的信心,可以從多個方面開展工作:從高從嚴建立核安全法規標準體系;參考國際原子能機構安全標準,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國家核安全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切實保障核電廠運行安全;通過科學的選址、保守的設計、可靠的設備、嚴格的運行管理和系統的人員培訓來保障核安全;構建核能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保障條件;實施獨立有效的核安全監管。

  我國核電發展伊始,就建立了國家核安全局,獨立行使核安全監管職能。在3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們堅持與國際接軌,采用國際通行監管實踐,建立了比較系統完整的核安全監管體系,包括法規標準體系和內部管理體系;營造和培養科學理性的輿論環境。

  此外,我們也廣泛接受國際社會對中國核安全監管的同行評議。2016年9月,國際原子能機構組織20多位國際專家,采用國際標準,對我國核安全監管進行了兩周綜合評估。評估的結論是,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局)參照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標準,進一步完善核安全法規體系,優化組織和管理系統,獨立有效地開展許可、審評、檢查和執法等監管活動。福島核事故后,核設施安全改進行動穩步實施,應對舉措及時有效。環保部(國家核安全局)是一個有效、可信的核安全監管機構。

  通過讓公眾了解國際社會對我國監管體系的評估意見,可以增強公眾對核能發展的信心。

  核監管 水平不低于任何國家

  NBD:我國在核電監管制度上,在世界上處在什么水平呢?

  劉華: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既符合國情又接軌國際的核安全監管體系,包括相對完善的法規標準體系,全過程全范圍的核安全許可制度,專業相對完整、分工較為明確的監管機構隊伍,貫穿立法、許可、監督、執法、應急、輻射監測、公眾溝通等所有工作環節的內部程序制度,并卓有成效地開展了核安全監管工作。我國核安全監管模式與國際接軌,監管水平不低于世界任何國家。

  當前,國家核安全局正持續推進我國核安全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建設,通過完善法規標準、優化監管機制、強化能力建設,切實履行核安全監管職責。

  在科學系統地建立核安全法規標準體系方面,自1984年以來,我國已形成多層次的核安全法規體系,包括《核安全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民用核設施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等7部法律、條例,以及29項部門規章、93項核安全導則,覆蓋了核電廠、研究堆、核燃料循環設施、放射性廢物、核材料管制等方面核設施與核活動的要求。

  在建立健全核安全監管體制機制方面,隨著30年核安全監管實踐和持續的國際交流,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核安全監管制度和監管程序,形成了以法規標準、技術能力、機構隊伍、精神文化為基石,以審評許可、監督執法、輻射監測、事故應急、經驗反饋、科技研發、公眾溝通、國際合作等為支撐的核安全監管體系。

  在不斷加強核安全監管能力建設方面,核安全監管機構設立逐步健全,經費保障力度加大;正在加快建設國家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研發基地;推動核安全科研納入國家科研重點研發計劃,加強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核安全科技問題研究;堅持“平戰結合”,提高核與輻射事故應急響應能力。

  同時,定期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綜合評估,切實履行國際公約。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先后對中國政府進行了3次核安全監管全面綜合評估及回訪,評估內容涵蓋了政府和監管部門的職責與職能,核安全法規標準、監管體系、技術審評、監督與執法、應急準備與響應,以及福島核事故后改進行動等方面。

  我國還圓滿完成7次《核安全公約》和3次《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廢物管理安全聯合公約》履約,承擔大國責任,展示大國形象,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核安全狀況,分享核安全監管經驗和良好實踐。同時,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和經合組織核能署的合作不斷加強,各類雙邊、區域合作進一步深化,我國的核安全監管能力在國際上得到普遍認可,已由“跟跑者”轉變為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

  核關切 進一步加強公眾溝通工作

  NBD:作為清潔能源,核電未來將迎來大發展。當前我國核電監管上還有哪些難題,應當如何突破?

  劉華:我國現在共有核電機組56臺,其中,運行機組38臺,在建核電機組18臺,在建機組數量世界第一,總規模世界第三。

  總體上看,我國核電廠安全管理體系健全,監管有效;在建核電機組質量受控,運行核電機組狀況良好,核安全是有保障的。但是,在以下方面也存在值得重視的問題:

  隨著核電機組數量和規模的擴大,新機組調試、運行工作增加,運行事件的總數相應增多,需要更重視人因事件、設備缺陷和管理不足等因素。

  核電建設和運行隊伍穩定性因發展波動受到較大影響。核電是高技術、高要求的系統工程,需要保持產業發展政策的延續性,以維持專業化的設計、工程和營運隊伍,成熟的上下游產業鏈以及相應的技術能力。

  核安全監管能力需進一步提高。審評驗證能力、應急能力、監管信息系統、技術研發與創新能力、基礎設施條件等方面仍然存在著不足。同時,隨著新建核電機組規模的增加,需進一步增配監管人員數量,加強監管隊伍建設。

  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要與核電發展相適應。中低水平放射性固體廢物處置場建設與核電發展規模不夠匹配,高水平放射性廢物處置工作有待穩步推進。

  需進一步加強公眾溝通工作。受福島核事故影響,社會公眾對核電更加敏感和關切,信息公開和解讀工作有待加強。同時,個別團體和人士也借核炒作,涉核社會風險防范與化解工作亟需完善。

  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應始終堅持問題和風險導向,切實采取措施補齊安全短板,下一步,將繼續推動以下重點工作:根據《核安全法》提出修訂國務院有關條例的建議,加強核安全標準建設;推動落實核安全“十三五”規劃,進一步提升核安全監管能力和治理能力。

  同時,以核電廠暴露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為導向,在近年來風險管理試點和安全性能指標統計工作的基礎上,推動對核設施風險指引的分類監管,逐步實現在監管工作中動態有效識別核設施的主要風險點。進一步推動放射性廢物處置能力建設和歷史遺留放射性廢物治理。按照安全標準,合理布局,開展中低放固體廢物處置場選址和建設;加快高放廢物處置研究,推進高放廢物地質處置工作,確保公眾和環境安全。此外進一步改進公眾溝通工作。

  核合作 積極推動核電“走出去”

  NBD:今年在核電監管方面我們有什么措施和計劃呢?

  劉華:我國正處在從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核安全強國轉變的時期,2018年,核電安全監管的任務更加繁重。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推進核安全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積極宣貫實施《核安全法》,推動落實核安全“十三五”規劃,推進監管能力建設,加強核安全日常監管,嚴控各類安全風險,確保核安全。推動完成以下重點工作:

  推進《核安全法》宣貫實施。制定《核安全法》實施年工作方案,編制和實施核安全監管行政執法程序,嚴格按照規范的程序執法。系統梳理法規體系,制定出臺《核設施安全許可管理辦法》《重要核設施規劃限制區管理辦法》等《核安全法》配套的部門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有效落實《核安全法》規定的政策和要求。

  加強核安全審評監督。建立健全核電廠總體安全狀況指標體系。推動新設計、新堆型、新項目的審評監督工作,認真開展AP1000、EPR、高溫氣冷堆等新設計核電廠首堆調試的監督管理,以及“華龍一號”、CAP1400示范工程的現場監督和技術審評。

  加快推動小型堆、浮動堆等新堆型的審評策略和原則的研究。做好乏燃料后處理廠安全審評,加緊研究后處理廠安全技術要求,制定相關法規標準。加快乏燃料后處理領域技術儲備和人員培養,探索建立專門的保障機制,確保核安全監管與后處理廠引進工作相適應。

  推動核安全監管能力持續提升。繼續優化完善核安全監管綜合管理體系,抓緊開展核安全監管程序制度的制修訂,不斷推進核安全監管的規范化、標準化,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強化國家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研發基地、國家輻射環境監測網絡等硬件能力建設,重點提升校核計算、實驗分析和科研能力、邊境及敏感地區事故應急監測和處置能力。加強專業技術培訓和信息化建設,提高專業團隊、大數據平臺等技術支撐水平。2018年底,核安全監管系統要基本整合所有數據庫,形成統一的大數據系統。

  加強核安全國際合作,積極支持“核電走出去”戰略。與美國、法國、芬蘭等國繼續開展AP1000、EPR調試和運行的監管合作和交流,深化中美、中巴、中俄、中英等雙邊核安全合作。積極推動“核電走出去”工作。2018年將重點推進和組織好“華龍一號”工作組的相關工作,并積極開展與英國、巴基斯坦、南非、羅馬尼亞、阿根廷等核電出口對象國核安全監管機構的技術交流合作。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玛沁县| 安新县| 阳曲县| 蒲江县| 石嘴山市| 沿河| 台山市| 临潭县| 秦安县| 进贤县| 大悟县| 响水县| 南宫市| 莒南县| 嘉荫县| 武邑县| 大竹县| 罗源县| 望都县| 平泉县| 枣强县| 通州市| 驻马店市| 长沙市| 广灵县| 锡林浩特市| 吴江市| 隆林| 林口县| 石嘴山市| 庆城县| 吉首市| 北流市| 枣阳市| 陵川县| 思南县| 云梦县| 沈阳市| 淄博市| 吴忠市|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