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的優勢在哪里?“華龍一號”下一步升級的方向是什么?
3月7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院長羅琦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核電的優勢在于沒有二氧化碳排放。在整個能源結構中,我國還需要重點支持核電項目,充分發揮其不受季節等因素影響的優勢。“華龍一號”作為三代核電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滿足國際最先進法規要求。
中國能源報:今年重啟核電,要達到之前確定的目標,近兩年的發展節奏該如何?
羅琦:國家應該加大批準力度,因為有三年沒有新核準核電項目了。
中國能源報:和其他能源發電相比,核電的優勢在哪里,經濟性如何提升?
羅琦:核電的優勢在于,沒有二氧化碳排放。而且,從能源多元化角度看,不能依賴某一種能源,特別是化石能源。核電作為清潔能源,占比不到3%。在整個能源結構中,我國還需要重點支持核電項目,充分發揮其不受季節等因素影響的優點和優勢。
核電的經濟性和它的規?;l展關系很大。在現有發展規模下,滿足目前國家的經濟性標準,即標桿電價,核電還是有經濟性的。
中國能源報:“華龍一號”首堆為何能做到不拖期?
羅琦:主要原因是“華龍一號”是我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技術,建造過程中存在和發現的問題,我們自己可以解決?!叭A龍一號”作為三代核電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滿足國際最先進法規要求。換句話說,自己研發的出的成果,借助自己的建造能力,自然處理、推進得快。
中國能源報:“華龍一號”下一步升級的方向是什么?
羅琦:“華龍一號”的升級方向是更經濟、更安全、適用范圍更大,發展出很多系列。
中國能源報:對于核能供熱前景,您如何看?
羅琦:首先,集中的核能供氣優勢非常明顯,緊接著是核能供熱。供氣和供熱都是值得研究和推廣的。對于供氣來講,直接服務對象是大型化工等制造企業,它的經濟性相當高。核能供熱會涉及到居民供熱,特別對長時間需要供熱的區域來說,可以作為研究,逐步試點推廣。
中國能源報:目前核能供熱供氣推廣緩慢,原因是?
羅琦:有待國家在政策上的進一步支持。前期允許做一些示范,讓市場了解。就像5G一樣,首先建立基站。允許地方和一些企業先行示范,大家能夠看到它的優點,然后讓市場選擇。
中國能源報:中國核電走出去,在“一帶一路”沿線布局前景如何?
羅琦: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落實深化,中國核電“走出去”是堅定不移的。中國核電的先進技術要走出去,加深和“一帶一路”上的各個國家交流。企業和研究設計單位正在按照國家部署有序推進核電“走出去”,我認為進展很好,比如巴基斯坦的項目進展非常順利,其他國家也在密切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