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葫蘆島市發改委日前發布的葫蘆島市政協五屆四次會議《關于推進徐大堡核電項目一期工程開展核電機組區域供熱的建議》的答復。答復稱,徐大堡核電工程項目前期工作正在扎實推進,項目申請報告已上報國家能源局,計劃于2022年建成并投入商業運營。
徐大堡核電項目位于葫蘆島市興城海濱鄉,由中核遼寧核電公司負責開發,是東北地區繼紅沿河核電項目之后的第二個核電項目。項目規劃建設六臺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其中一期工程擬建2臺AP1000三代核電機組。
公開信息顯示,徐大堡核電項目于2011年獲得國家發改委“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批復,原計劃1號機組于2016年發電。2014年3、4月先后公示的徐大堡核電選址階段和建造階段的環評文件信息顯示,該項目通過了廠址審查。今年6月,中國核電舉行上市三周年新聞發布會時宣布,徐大堡核電項目已做好開工前準備工作。
同時,徐大堡項目二期建設亦有進展。在今年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中核集團與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簽署了多項合作文件,其中包括《徐大堡核電站框架合同》。信息顯示,徐大堡二期項目3、4號機組將采用俄羅斯VVER-1200型三代核電機組,中俄雙方將在中國示范快堆項目中開展設備供貨和技術服務合作。
近年來,東北地區出現電力供大于求局面,窩電問題突出,結構分布、電力通道建設等備受爭議,核電作為基荷電源也面臨消納難題。有業內專家曾指出,眼下市場需求放緩,大量上馬電源項目,但電力外送通道不能及時建設,電源與市場需求、電源與電網建設沒有統籌協調的方案,是造成窩電的重要原因。
國家能源局2016年7月發布的《國家能源局關于推動東北地區電力協調發展的實施意見》曾指出,繼續落實東北地區電力外送戰略,在綏中電廠改接華北電網工程增加向華北送電200萬千瓦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外送通道工程建設力度。其中,加快推進徐大堡核電外送華北通道前期論證工作,結合“十三五”電力規劃編制,提出可行的徐大堡核電消納方案,統籌研究新增東北向華北送電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