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與學習,交流與認同
赴臺培訓已進行3天,時間愈進,感觸亦深。此次培訓,大陸方面在核能行業協會的精心組織下,各核電集團皆選派了集團層面或電廠層面的高級別管理人員參與。臺方核能科技協進會高度重視,協進會董事長親自籌劃,精心編排課程,并全程跟聽。所聘授課老師都具有豐富的核電工作經驗、高尚的專業精神及高超的授課技巧,課堂生動,互動積極。從第一課開始,兩岸人員的思維迅速融合,在一起交流的每一分鐘皆有收獲!
在緊張有序的課堂間隙,走進臺北市井,轉角的幾幢建筑、身邊錯身而過的路人、夜市中飄散的味道以及時而打落在身上的雨滳,總是猝不及防的敲擊心神,那么的似曾相識!此地非異鄉,自己亦非異鄉客。
隔海兩相依,皆因一同根!(國家電力投資集團:陳加榮)
教練式管理的新啟發
上午學習教練式管理,通過管理學的視角將管理角色分為以權服人的主管角色、以能力服人的老師角色和以德服人的教練角色。三種角色根據不同的場合、不同的對象綜合穿插使用,只有綜合使用才能發揮整個團隊的潛在能力,取得預期的管理績效水平,若在管理實踐中有意識增加教練式管理份量,能夠起到預想不到的效果,也是突破原有管理瓶頸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們學習了進行教練式管理的方式方法,用科學的方法能夠提高教練式管理預期效果。我們在日常管理中也是自覺不自覺在踐行這些管理方法,有意識增加教練式管理為我們后續改進管理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江蘇核電有限公司:洪源平)
大家的新朋友陳布燦
在時雨時停的氤氳天氣里,下午一點我們趕往新竹,去臺積電創新館參觀。陳布燦董事長依舊陪同前往。在這3天的培訓過程中,我注意到他認真嚴謹地關注著培訓班的每一個細節、甚至包括每一位老師的授課方式,以便我們能有最好的學習效果,這讓我為之感動!這位德高望重的臺灣核電大咖,幾乎被每一位來上課的核電專家都尊為老師,卻毫無架子,以他誠摯體貼、率性幽默的風格和我們打成了一片,成了不少人的“忘年交”!
我們今天要去的臺積電,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是如雷貫耳,全世界唯一能做出7納米集成芯片的地方!但我們的目的地需要兩點半才能到達,可能已經趕不上今天的日記推送了。期待著明天給讀者們帶來新鮮的感覺!(中國核能行業協會: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