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組副書記祖斌
觀點:涉核企業集團要加強公眾溝通的能力建設
第一,強強聯手,構建涉核公眾溝通新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命運共同體”理念。“命運共同體”這個概念,對核行業而言同樣非常適用。核工業不同于一般的工業產業,行業共生性極強,“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就要求我們涉核企業在公眾溝通工作上形成共識、達成默契、同頻共振。
面對輿論環境,需要攜手聯合提升全社會信任度。對于核行業來說,公眾支持已經成為決定其發展的重要因素。經過此前二三十年的核科學知識的普及,有些地方的民眾開始理解核電、接受核電,但也有部分民眾存在嚴重的“鄰避”心理。從整個輿論環境來看,公眾認為核行業就是一個整體,一項涉核新技術產生、一家涉核企業的上市、一個涉核項目的落地,都會帶動整個產業鏈的利好發展。因此,中國核行業要想塑造良好的輿論環境,我們全行業必須聯手,坦誠地與公眾溝通,這是中國核能界共同的責任。
其實,需要整個核行業共同發聲的大事有很多,比如前段時間美國針對中國核工業發布禁令,雖然我們各家都有發聲,但是這些聲音就不夠統一、不夠有力,主要就是因為我們沒有形成合力。而要想在世界舞臺上有所作為,中國核行業就必須堅持協同發聲。中國核行業全產業鏈要想做強做優做大,就必須建立一種機制,履行一種秩序,進行約束和引導,從國家利益高度,從行業發展高度,協同對外,協同發聲,講好核工業故事,傳播核工業好聲音。
第二,善于借勢,實現與國家主旋律宣傳融合。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是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
我們要認識到,公眾溝通也是宣傳思想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核行業公眾溝通工作要融入到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融入到國家主旋律的宣傳體系中。
比如今年,我們把展示改革開放40年來核工業的發展成就作為中核集團公眾開放周系列活動的主題,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和好評,這就是典型的公眾溝通工作與國家大勢的結合。
而且,我們還要善于主動借助國家主流宣傳平臺力量。在融入國家主旋律宣傳的同時,主動和國家宣傳主管部門對接,利用中央主流媒體發聲,提高媒體傳播的效率,提升行業話語權和公信力。今年5月,央視財經頻道播出了一期專題節目叫《工業旅游:鋼筋鐵骨的軟實力》,用20多分鐘介紹了秦山核電的工業旅游項目,免費為我們的公眾溝通工作打了廣告,效果就非常好。
第三,創新融合,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優勢互補。
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是黨中央著眼鞏固宣傳思想文化陣地、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
中國核行業的公眾溝通體系中,平臺搭建速度并不落后,有報紙、雜志、網絡、微博、微信、移動客戶端以及文化宣傳活動等,手段也層出不窮。但事實上,我們面臨著傳統媒體內容豐富,但時效性差、受眾窄;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受眾廣,但缺乏優質內容系統傳播的困境。
因此,未來的核行業公眾溝通網絡應該是新老媒體優勢互補,利用傳統媒體優勢出觀點、出內容,利用新媒體平臺渠道進行快速傳播,從而形成一個以高品質內容、快速宣傳平臺、豐富線下活動為脈絡的傳播矩陣。這樣既可以占領信息傳播制高點,讓受眾立體式、互動式、全天候享受產品體驗,還可以形成一個用戶、內容、產品、服務為一體的閉環鏈條,使我國核行業在公眾溝通方面形成一個有強大傳播力和競爭力的新型主流媒體群。
未來,我們還應該更加主動廣泛聯合新媒體的力量進行宣傳。特別是要借助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國資小新、核電那些事兒、中國核能、中國核網等活躍新媒體的力量,主動提供內容、提供服務,從而實現共贏。
此外,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升級,傳播渠道越來越寬,傳播手段越來越豐富,核行業公眾溝通工作要科學利用新媒體傳播特性,主動適應、主動變革,破除制約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壁壘,針對不同受眾,精準送達、精準打開、精準互動,進一步實現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合,增強公眾溝通效果。
第四,轉變觀念,推動公眾溝通和品牌宣傳一體化。
品牌是企業競爭力的綜合體現,是一個企業發展壯大、基業長青的不竭動力。企業宣傳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塑造品牌,目的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
核行業的公眾溝通尤其是新聞宣傳工作,往往過多地注重于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報道,而忽略了對企業生存環境的營造和與公眾的互動。要想實現公眾溝通和品牌宣傳的融合,就必須轉變從前以新聞宣傳的角度闡釋品牌宣傳的觀點,要以公眾溝通的角度去重新認知品牌宣傳。
因此,各個企業要加強對公眾溝通工作的頂層設計,這種規劃要以品牌建設為核心,切實為企業發展服務,推動企業員工和社會群體對中國核行業品牌的歸屬和認同,有效提升中國核行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第五,夯實基礎,完善公眾溝通保障體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個完善的公眾溝通保障體系是做好公眾溝通工作的基礎。要做好公眾溝通工作,必須做好公眾溝通體系的建設工作,做到三個專:專門的機制、專業的人員、專項的經費。能力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和持續性的工作,需要持續不斷地培養團隊的專業能力、在制度、流程和頂層設計要進行持續投入和不斷完善。單純從某一個點上或通過一次性進行改善,對能力提升的效果都不會特別明顯。所以能力建設好比在練“內功”,只有持之以恒的修煉,才能不斷提升企業“內力”。
這就要求各企業,特別是企業一把手提高認識,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從制度、經費和人員上切實保障公眾溝通長效、有序開展。
建議核能行業協會牽頭研究形成專門的機制,形成協同效應,創新開展更有針對性的培訓活動,以傳播意識、市場意識、品牌意識、危機意識和服務意識為牽引,培養綜合性、復合型公眾溝通專業人才,進一步提升核行業公眾溝通工作者的能力和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