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sputniknews.com網站1月19日報道,建造和運行鈾濃縮的多級級聯需要大量投資。莫斯科工程物理研究院(MEPhI)的研究人員計算得出性能標準,可以用于降低建造這類設施的成本。MEPhI國家核研究大學研究人員的計算表明,用于鈾濃縮分離裝置的關鍵性能標準,是級聯中分離元件/氣體離心機的最小數量,而不是通過離心機的核燃料的最小數量。專家認為,在設計分離級聯時關注這一標準可能有助于降低成本。
核反應的低濃鈾燃料,必須通過大規模生產才能獲得所需數量。在俄羅斯,數千臺氣體離心機組成多級級聯進行鈾濃縮。建造和運營這類工廠的成本非常高,因此尋找改進這些工藝的方法是一項重要任務。人們認為,在確定氣體離心機級聯的最佳參數時,必須考慮所用標準的“適用性的限制范圍”。
MEPhI的研究人員比較了最少分離單元和單位時間通過離心機最少燃料(六氟化鈾)數量兩種情況下,最優化參數的級聯指標規格。結果表明,離心機運行的參數與機制在不同的級聯階段并不相同。研究人員認為,數量盡可能少的分離元件/氣體離心機的級聯在許多方面是成本最低的選擇。研究人員表示,優化級聯內的總燃料流動參數所取得的結果,比不上級聯內使用最少數量的離心機所取得的結果。這意味著燃料流量不應被用作優化標準。只有在分離級聯的所有階段的所有離心機以相同的方式運行時,才適合采用這種標準,這意味著以這種方式設計的分離級聯將花費更多。MEPhI分子物理系的Smirnov說:“值得指出的是,在這個研究項目中得出的所有結論不僅適用于核電廠燃料的鈾濃縮,也適用于其他化學元素同位素混合物的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