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6日,由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辦,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承辦的“國際原子能機構與中國研討會”在北京成功召開。會議邀請了國際原子能機構、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中國常駐國際原子能機構代表團、國家環保部以及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哈爾濱工程大學的8位官員和專家,就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概況和中國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核安全、保障監督、核安保、核農學、核電專項等方面的合作情況作了全面和詳細的報告。來自政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的140余名代表出席了研討會。
國家國防科工局局長兼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陳求發、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到會并發表了講話,國家國防科工局副局長兼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長王毅韌主持了開幕式,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出席了開幕式。
陳求發主任在開幕致辭中指出,多年來,國際原子能機構作為核領域唯一的國際組織,在促進核能和平利用、防止核武器擴散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在促進核能可持續發展方面,機構所作的工作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公認。中國一貫重視國際原子能機構在核能領域的地位和作用,自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以來,雙方在核能發展和技術應用、核安全、核安保、核不擴散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近年來,核能在世界范圍內出現了明顯的復蘇態勢,中國核工業也已進入快速發展時期,這為中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擴大合作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中國是國際原子能機構技術援助的受益者,也愿意通過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渠道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因此,雙方應加強溝通和協調,進一步強化在核能發展、核技術應用、核安全、核安保、核不擴散等領域的合作。中國愿意通過技術合作以及評審服務等渠道,積極參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倡導的加強新興核能國家核基礎等活動,為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作為中國政府聯系國際原子能機構事務的歸口管理部門,將繼續積極推進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希望與會代表通過本次研討會深入了解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職能,通過國家原子能機構這一平臺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促進核能安全可持續發展,促進核材料實物保護有序高效的推進。
天野之彌總干事在發言指出,自1957年成立以來,國際原子能機構致力于兩項基本目標,一項是防止核武器的擴散以及幫助實現核技術的和平利用,此外在核能、人體安全、健康安全、糧食以及農業、水資源環境等方面幫助成員國。中國自1984年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以來,一直是機構非常積極與盡責的成員國。此次研討會涵蓋了機構活動的各個領域,其中包括技術合作,以及核技術在農業、核電、核安全、安保以及保障監督方面的應用,可以說機構不只是世人所了解的核監管部門。未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工作重點將是幫助核電新興國家,目標就是為他們提供有關如何建立合理的法律和監管機制,同時確保高水平的安全安保以及保障監督,最終使這些國家能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以安全安保的方式來發展核電。中國在技術創新方面一直走在前沿。當前,亞洲是處于核能大發展的核心,國際原子能機構鼓勵中國能夠將其在安全、成功運行核電方面的成功經驗與本地區的新發展核電的國家進行分享,希望中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之間的合作能夠不斷地穩定發展。
國防科工局系統工程二司司長董保同主持了會議報告部分并致閉幕詞。他總結說,中國核工業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的新階段,中國的核工業和國際原子能機構之間的合作也正在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我們希望通過推進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合作,充分利用、積極發揮這一平臺與渠道,為我國核工業的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與會代表普遍感到,通過這次研討,對國際原子能機構和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的職能與作用有了新的、更全面的認識,這對今后相關業務的發展有很大的啟發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