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南京理工大學的兩名大學生,自己帶著輻射測量儀,來到大亞灣。他們實地測量發現,核電基地的輻射程度竟比內地城市還低。其實,20年來香港天文臺的監測從未斷過,十幾個監測站探測輻射的儀器上一直是水平線。
5月6日,大亞灣核電基地——中國第一座大型商用核電站,迎來安全商運20周年紀念日。走訪其中,仿佛身處大學校園,綠草茵茵,海風陣陣。綠樹掩映中轟鳴的廠房里,總裝機612萬千瓦的6臺核電機組,晝夜不停地為粵港電網提供著安全、清潔、綠色能源。20年來,大亞灣核電站累計商運上網電量2810億千瓦時,全面實現“自主設計、自主制造、自主建設、自主運行”,走出了一條適合中國核電的發展之路。
“與同等規模的燃煤電站相比,大亞灣核電基地每年可減少標煤消耗約147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3619萬噸,相當于種了近10萬公頃的森林。”中廣核集團董事長賀禹說。
大亞灣,如今白鷺翻飛,魚翔淺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