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主辦的“首屆核電廠水泵檢修技能大賽”在上海拉開帷幕。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錢智民在開幕式上發表講話。以下為講話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各位裁判、選手,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好!
今天,中國核能行業協會舉辦的“首屆核電廠水泵檢修技能大賽”正式開幕了!在此,我代表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向百忙之中蒞臨指導本次大賽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向即將執賽的裁判以及即將參賽的選手們,向為辦好這次大賽做出辛勤努力的大賽組委會全體同志,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這次大賽,不僅能展示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成果,也為各單位搭建了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交流平臺。本次大賽既是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促進核能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具體行動;也是提升行業技能水平,踐行“一帶一路”倡議,迎接世界技能大賽,走向世界舞臺的一次練兵!大賽組委會邀請了國內有關的媒體對賽場場景、參賽選手、獲獎情況等進行宣傳報道,參賽選手精湛的技藝,昂揚的斗志和飽滿的精神風貌以及技能成才的故事也將被廣泛傳播,因此這次大賽還是一次核能行業高端技能人才形象的集體展示!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2015年,我國制定了《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力爭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 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和實現制造強國這些偉大目標,人才是根本,技能人才更是重要的基礎之一。
數百年來的現代工業發展史表明,高技能人才不僅是技術工人隊伍的核心骨干,是企業競爭力的核心體現之一,也是推動技術創新和現代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骨干力量,更是國家競爭力的重要代表。我國核工業第一次創業時期,之所以能在較短時間里取得“兩彈一艇”等輝煌成就,其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一大批像“原公浦”那樣的高級工匠。中國核電發展三十年,成績非凡,同樣是因為整個產業鏈上下游有一大批技術精湛、默默無聞的工匠為行業發展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隨著我國新一代自主品牌核電技術創新并成功示范,以及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核電成套裝備制造等核電供應鏈配套能力逐步形成,為我國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實現核電安全高效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規劃到2020年全國在建在運核電裝機規模將達到8800萬千瓦左右,將成為世界第二核電大國,預計到2030年前后,核能將會有更大規模發展。伴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順利推進的春風,我國核電“走出去”的比較優勢已經基本形成,核安全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屬性和面臨的國際競爭態勢,對行業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以及深度參與核能利用的國際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我相信,通過本次技能比武,必將帶動廣大技能人才瞄準國際先進水平,潛心鉆研技術,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為提升我國核電行業維修技能水平,培育嚴謹、細致、唯實、創新的核電維修文化,推動中國核能制造裝備邁上更高水平,推動核能全產業鏈“走出去”提供動力和支撐。希望以此為契機,核能行業進一步弘揚“工匠精神”,著力培養出一大批智慧型現代工匠,助力核能行業的安全高效發展。
祝大賽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