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視經驗交流 全面提升核電安全管理水平
12月8日,在由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核安全局共同主辦、中國核能行業協會承辦的2009全國核電運行和建設管理經驗交流大會上,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發表了重要講話。他說,來自政府有關部門、行業協會,以及核電投資、科研設計、設備制造和建設施工領域的300多名代表匯聚北京,共同交流核電運行和建設管理經驗。年根歲末專門召開這次會議,表明國家能源局的高度重視,應該說這是在核電發展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對促進我國核電發展,特別是提高核電安全水平具有積極意義。
劉琦在講話中強調,要充分認識加快核電發展的重要意義。
我國電力發展到現階段,客觀上要求必須加快核電發展的進程,這對于保障我國能源需求,優化能源結構,特別是保護環境、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具有重要意義。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核電事業,今年9月,胡錦濤總書記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指出,中國將加快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發展。11月25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戰略目標。
核能技術成熟、經濟可行,是大規模替代燃煤發電,實現我國溫室氣體控制目標的主要途徑之一。
我國核電建設起步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經過20多年的發展,先后建成了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和江蘇田灣三大核電基地,基本具備了自主設計、制造、建設和運營百萬千瓦級核電站的能力,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完整核工業體系的國家之一。
近年來,在國務院的領導下,我國核電呈現出加快發展的態勢。截止目前,國家已核準10個核電項目28臺機組,總裝機容量達到3140萬千瓦,其中19臺、2067萬千瓦已開工建設。初步統計,目前全世界在建核電機組52臺,裝機容量4943.8萬千瓦,我國分別占36.5%和41.8%,是全球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可以說,中國核電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期。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把握好核電事業發展的大局。
劉琦強調,要高度重視核電建設運行安全問題。
自1991年我國第一座核電站---秦山核電一期工程并網發電以來,全國核電機組一直保持著較好的安全運行業績。按國際通行標準,18年來從未發生過2級及以上核事件,所有核電廠安全情況均滿足技術規范要求,放射性排放和工作人員照射水平遠低于國家限值,實現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建設方面,通過工程實施,鍛煉了一批合格的設計、設備制造和施工隊伍,初步形成了與國際接軌的專業化、標準化管理模式,工程建設能力得到較大幅度的提升。這些成績的取得是核電戰線全體員工共同努力的結果,值得肯定。
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核電安全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在核電快速發展的形勢下,核電建設和設備制造方面近期也發生了一些質量事件和生產事故。如不抓緊解決這些苗頭性問題,有可能對核電安全帶來隱患。這些事故的發生,暴露出有關企業在工程管理、質量控制方面還存在欠缺,也說明“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核電發展理念還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希望這些問題能夠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我們要堅決避免核電發展的大起大落,從而影響到國家能源發展的整體戰略部署。
劉琦強調,要全面提升核電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是核電的生命線,核安全無國界,一旦出現嚴重核事故,將不可避免地影響我國乃至全球核電事業的發展,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為此,我們要警鐘長鳴,不斷提高認識,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將苗頭性安全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讓黨和人民放心。為此,我們要努力作好以下幾項工作。
第一、確保核電建設有序進行。當前,各地區、各有關企業發展核電的積極性很高,跑馬圈廠址、搶購核電設備、建設趕工等問題比較突出。這種狀況如不及時改變,將很難確保核電站的工程質量。為此,必須重申,未列入國家規劃的項目要停止除廠址保護之外的其它前期工作;對列入規劃的項目,也要按照進度安排有序開展工作,確保核電建設穩步健康安全進行。
在工程建設中,要始終堅持“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方針,在進度與質量發生矛盾的情況下,進度必須服從質量,堅決杜絕因工期、造價等原因而放松安[FS:Page]全質量要求的行為。
第二、努力提高設備制造水平。設備可靠性是核電安全的基本保障。目前,我國核電設備制造質量和能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核電設備已成為制約核電發展的突出問題之一。參加今天會議的有不少設備廠家的負責同志,希望你們切實抓好核電設備科研攻關,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嚴格生產管理,確保產品質量,力爭在較短時間內把我國核電設備制造產業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適應核電發展需要。
第三、嚴格核電市場準入。目前,發電企業投資核電的積極性空前高漲,要求獲得核電控股資質的呼聲很高。為確保核電安全,根據國務院領導的指示精神,現階段不再增加核電控股企業數量。其他企業可通過參股方式參與核電建設。
第四、積極推進體制機制創新。通過學習國際先進經驗和實踐探索,我國部分核電企業實行了委托工程公司建設,委托運營公司運行維護的新機制。這是在業主安全責任不轉移的前提下,核電向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方向發展的有益探索,有利于通過經驗反饋,盡快提高工程質量和運行安全水平。今后,我們將大力推廣這種新辦法,并逐步考慮建立專業化核電運營企業,為更多的投資者提供核電廠管理服務。
第五、加強標準體系建設。核電標準是保證工程質量和運行安全的重要基礎。目前,我國自己的核電標準體系還十分薄弱。對此,我們已會同有關方面作了專門部署,力爭五年內使包括安全標準在內的核電標準體系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到2015年基本形成具有中國特色又與國際接軌的核電標準體系。保證核電工程建設、設備制造和運行有章可循。
第六、重視核電經驗總結交流工作。核電站具有投資大、周期長、技術難點多、安全要求高、社會責任重等特點。在核電加快發展、人才相對不足的情況下,通過有組織地開展經驗總結與交流,可以及時、低成本地發現和改進核電建設運行中存在的不足,是提高行業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
劉琦在講話中指出,應該看到,目前我們這方面的工作還很薄弱。在一些單位,經驗總結與交流主要還是停留在領導的口頭上,沒有成為廣大員工的自覺行動,沒有成為企業核安全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此外,在部門和企業間還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信息溝通不暢和技術壁壘問題。為此,我們要以建立與國際接軌、符合我國國情的核電建設運行管理經驗交流制度為目標,強化信息報送、分析和經驗反饋,積極推動交流平臺建設,努力實現全行業信息共享。要繼續開展與國際原子能機構、世界核電營運者協會的合作,參與相關活動,努力提升我國核電建設運行水平。
最后,劉琦說,中國核電從無到有,已經走過20多年的歷程。在不斷的探索中,我們已積累了許多值得總結和推廣的經驗。國家能源局、國家核安全局舉辦本次會議的目的,就是為各方提供一個相互學習,交流討論的平臺。希望大家利用這次寶貴的機會,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為實現我國核電又好又快又安全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