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共享 實現又好又快又安全發展目標
發揮核能協會優勢 做好核電同行評估及經驗反饋工作
——張華祝理事長在核電經驗交流大會上作大會發言
張華祝在發言中首先說,劉琦副局長、李干杰副部長就我國核電發展發表了重要的指導性意見,也為核能行業協會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做好“兩個服務”、實施行業自律、促進核電發展指明了方向。前面六大集團負責同志的交流發言,讓人深受啟發。“實現核電又好又快又安全發展”,是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對我國核電行業的期盼和要求,我們必須做出加倍的努力,堅持“質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原則,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團結協作,科學管理,切實維護核電加快發展的良好局面,切實履行核電行業的社會責任。
張華祝結合核能行業協會的實際,圍繞做好核電同行評估及經驗反饋工作講了以下3點意見:
第一,國際核電界創立的核電同行評估及經驗反饋工作機制,改善了世界范圍的核電安全管理和運營業績,值得我們重視和借鑒。
國際核電行業對美國三里島與前蘇聯切爾諾貝利兩起核電事故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并通過各種創新手段來提高核電站安全水平,恢復公眾信心。同行評估及經驗反饋工作機制,就是其中一項重要的管理創新并已取得了良好效果。近30年來,美國核電行業運行協會(INPO)開展的以卓越管理為標準的自律評估和運行經驗反饋活動,與美國核管會的獨立監管互為補充,顯著提升了全美核電廠的安全性、經濟性。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參考INPO方法,規劃了“四大支柱”核心業務:同行評估、運行經驗反饋、技術支持及交流、職業及技術開發。從1992年以來,WANO組織其會員做了大量工作,共實施同行評估390余次,技術支持活動234次,年度重大事件報告達1110份,為改進全球核電管理做出了積極貢獻,全球核電機組能力因子平均值由1990年的77.2%提升到2008年的86.3%。
第二,我國的核電同行評估及經驗反饋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正向核電建設管理領域拓展。
我國在役的核電廠都已經加入了WANO組織。為了進一步完善我國核電運行管理制度,在主管部門的推動下,從2002年以來,國內核電廠同行運行評估及經驗交流制度逐步建立,成立了專門委員會,發布了管理文件,開展了評估員培訓,實施了同行評估活動。目前,圍繞核電運行、建設管理的專題研討活動已實現常態化,并開展了相關評估方法、標準、準則的科研開發和國際合作。總之,該體系的有效運作對改進我國核電運行管理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2007年10月,受主管部門委托,核能協會承擔了國內核電廠運行評估及經驗交流委員會的日常工作。一個由政府主管部門指導、核能協會組織、核電運營單位參加、有關科研院所提供技術支撐的良性工作機制已經形成并正常運轉。國內已經實施的9次同行運行評估,參加的評估員和核電廠對口人員約300人,共發現53個管理強項和289個待改進領域,對整個核電行業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第三,今后的工作思路和主要工作目標。
今后的工作思路是:適應我國核電專業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的新形勢,堅持“平等自愿、合作開放、規范有序、共享經驗、持續改進”的工作方針,以完善委員會制度、持續資源保障為前提,以健全我國核電同行評估及經驗交流工作的基礎結構為重點,以核電廠營運單位為主體,積極開展同行評估及經驗交流活動,強化行業管理溢出和學習效應,促進在役核電安全、經濟運行,在建項目順利推進,實現核電行業又好又快發展。
今后5年的主要工作目標是:建立較為完善、與國際基本接軌、符合我國實際的核電運行和建設同行評估及經驗的管理、技術文件體系和運轉有效的組織體系;推動實現政府主管部門資助、受益者分攤工作經費的保障機制;更加重視客戶需求、評估員選拔與培訓、評估工作模式創新,提高資深評估專家的參與度,擴大行業內開放度,切實增強核電同行評估效果;改進事件報告的指導與服務,重視經驗數據庫建設及事件趨勢因果分析,優化中國核電運行信息網,實現經驗共享網絡化與及時性;開展核電建設同行評估與經驗反饋研究和試點;善用國際資源,強化國內、國外相關資源的協調與整合,努力做到合理、均衡、有效。
張華祝指出,在國家能源局的大力支持下,核能協會牽頭開展了《建立我國核電工程建造同行評估及經驗交流體系》課題研究。在中核集團、中廣核集團和華能集團的支持下,該課題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并開展了評估試點工作。我們希望,2010年能正式推出“核電工程建設管理評估服務”,更歡迎各建設項目業主及工程公司提出評估申請。
張華祝最后強調,核電廠同行評估及經驗交流是國際核電界公認的促進核電廠安全、穩定、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核能行業協會服務政府,服務會員企業,開展行業自律的重要工作方式。我們希望并相信,這個制度一定會為我國核電事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