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_欧美中文高清_91九色成人_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歡迎來到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官網
當前位置:
>
訪問量:
協會動態
新中國60年核能發展大事記
時間:2009年11月09日 來源:本站 作者:本站 點擊量: 分享:

194910月——20099月)

(編者注:該資料刊登于《中國核能》雜志2009年第五期)

1949

    111  中國科學院成立。根據物理學家關于開展原子核科學研究工作的建議,決定將原南京中央研究院物理所的一部分與北平研究院原子學研究所合并。

1950

    519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成立,政務院任命吳有訓為所長,錢三強為副所長。

    該所后于1953年更名為物理研究所;1958年更名為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由二機部和中國科學院實行雙重領導;1984年更名為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

    1017  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所決定將理論物理、原子核物理、宇宙線、放射化學等作為初期研究方向。重點是原子核物理方面的研究。

1952

    10月8  近代物理所制訂第一個發展核科學技術的五年計劃(1953-1957年),提出“在核科學技術研究上打下基礎,為進一步開展核物理實驗和建造反應堆創造條件”的目標。

1954

    1954  我國建成了位于云南落雪山的第一座高山宇宙線實驗室,利用多板云室和磁云室開展了奇異粒子和高能核作用的研究,先后搜集到700多個奇異粒子事例。

    10  我國鈾地質工作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富鐘縣黃羌坪采集到新中國第一塊鈾礦石標本。

1955

    1955  我國開始了首臺原子束裝置的建造和核磁共振的研究。

    115  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上,毛澤東主席聽取了李四光、劉杰、錢三強關于鈾礦資源和原子能科學研究基本情況的匯報后,作出了重大戰略決策——發展中國原子能工業。

    9  中南309地質大隊在湖南郴州發現金銀寨異常,這是中國最早發現的碳硅泥巖型鈾礦床。后于19577月,在廣東翁源首次在花崗巖體內發現大型鈾礦床,19583月探明了江西上饒境內的我國第一個鈾礦床——坑口鈾礦床。

    914  決定在北京大學和蘭州大學各設立一個物理研究室,并決定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設置相關專業。清華大學于1956年正式成立工程物理系。

1956

    3  我國研制的鹵素和蓋革計數管、核乳膠達到當時國際同類型號的水平。

    817  中蘇兩國政府簽訂關于蘇聯援助中國建設原子能工業的協定。從1955年到1958年,在核科學技術和核工業領域,中蘇兩國政府前后共簽訂了6個協定。

    10  新疆519地質大隊在新疆的白楊河首次發現中國火山巖型鈾礦床。后于19596月在新疆察布查爾縣提交了我國最早的含鈾煤型鈾礦床。

    11  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成立第三機械工業部(第二機械工業部的前身)負責核工業建設。宋任窮同志擔任首任部長。

1957

    1957  在趙忠堯的指導下,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研制成功了我國第一臺能量為2.5MeV的質子靜電加速器,開始了我國粒子加速器的技術研究工作。

1958

    6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研制的高壓型靜電加速器建成,加速質子能量達2.5兆電子伏。

    713  核武器研究所(北京第九研究所)成立。后稱二機部第九研究院。

    9  北京第六研究所首次從鈾礦石中提取出二氧化鈾產品。

    927  我國第一座實驗性重水反應堆和回旋加速器在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建成。

    101  我國第一座實驗性重水反應堆生產出33種放射性同位素。

1959

    224  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設計、制造和安裝的我國第一座輕水零功率裝置建成并達到臨界。

1960

    119  游泳池式研究性反應堆工程(492)開工。該堆于19646月建成,次年4月反應堆提升至額定功率。

    212  鈾同位素分離氣體擴散實驗室工程建成并正式移交使用。

    229  用于爆轟試驗的北京郊區17號場地炸藥研制實驗室及爆轟試驗場第一期工程破土動工,揭開了核武器爆轟試驗的序幕。

    60年代初  我國研制成功第一臺能量為30兆電子伏的電子直線加速器。

    3  王淦昌領導的研究小組,在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發現了超子的反粒子即反西格馬負超子。

    3  中國第一座生產钚-239的石墨輕水反應堆動工興建,后于196610月建成。

    41  我國自行設計制造的、為潛艇核動力堆進行物理模擬研究的零功率裝置達到臨界并開始運行。

    1013  我國第一個六氟化鈾簡法生產裝置(615乙)正式試車,獲得3.4千克六氟化鈾。12月,獲得首批合格產品。

    1118  湖南鈾水冶廠生產出第一批符合純度要求的二氧化鈾產品。

    12  在原子能研究所成立由黃祖洽、于敏負責的“輕核理論組”,先行探索氫彈基礎理論研究。后于19639月,由北京第九研究所組織力量探索氫彈理論問題。

1961

    1961  原子能所組建了502503實驗室,在肖倫的領導下,開展了從靶材料的選擇、氚靶元件的制備、反應堆照射和氚氣的提取、純化、濃縮,直到分析測量的研究,于1965年為生產廠的設計提供了氚生產工藝的圖紙資料和必要的數據。

1962

    1130  原子能所建立了電解重氫至合成氘化鈾的系統,達到0.1/周的氘化鈾生產能力。

1963

    3  我國完成并提出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方案。

    5  我國設計研制成功電磁分離器的核心部件——第一臺離子源。

    125  原子能所615乙、丙簡法生產出18.5噸合格的六氟化鈾產品。

    1224  12核裝置全球聚合爆轟出中子試驗成功。

    1228  我國研制完成的原子彈點火中子源氘化鈾銅殼包裝小球通過最后鑒定。

1964

    114  蘭州鈾濃縮廠一次投產成功,取得合格高濃鈾產品。

    1964  我國核物理學家王淦昌與前蘇聯科學家幾乎同時獨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實現熱核聚變的科學設想,成為世界上首創慣性約束受控熱核聚變實驗方法的奠基人之一。

    51  我國加工完成第一套合格的鈾-235核部件。

    5  我國后處理兩期工程工藝相繼由沉淀法改為萃取法。

    66  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進行11全球聚合爆轟出中子試驗,達到預期目的。

    7  在錢三強的領導下,甲種、乙種分離膜分別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和冶金部北京鋼鐵研究院完成實驗室研究,并于同年9月進行了擴大試驗。

    822  第一顆原子彈產品次臨界安全試驗完成。

    917  某核燃料元件廠生產出合格的鋰-6產品。

    1016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這是我國核武器發展過程中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個重大的里程碑,表明中國掌握了核武器技術。這次試驗采取塔爆方式,以高濃鈾為主要核材料、采用“內爆法”實現核爆炸,試驗威力為2.2萬噸TNT當量。

    10  冶金部上海有色金屬研究所研制出核燃料元件用鋯-2合金管。

    1964  原子能所理論物理研究室副主任金星南等,通過建立求解鋰同位素分離級聯方程的“迭代追趕法”,經過1年多的努力,完成了計算,攻克了理論計算的難關。

1965

    4  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工程性試驗反應堆——游泳池式反應堆,在原子能研究所建成并提升至額定功率。

    1965  在張文裕的領導下,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在云南落雪山建成了大型云霧室。

    514   我國成功實施了第一顆用飛機空投的原子彈試驗,標志著中國有了可用于實戰的核武器。

    7  某核燃料元件廠開始生產金屬鋰-69月開始生產氘化鋰-6

    9  于敏帶領計算人員到上海對氫彈做進一步研究和計算機探索,找到了熱核材料自持燃燒的新原理模型。

    11月中旬  某核燃料元件廠08元件生產線全線建成投產。

    1120  湖南衡陽鈾水冶廠全部建成投產。

1966

    4  我國第一座后處理廠建成投產。

    59  我國進行了一次含有熱核材料的核試驗。

    1020  我國成功建成第一座石墨慢化輕水冷卻的生產钚的反應堆,達到臨界。

    1027  我國成功地在本國領土上進行了導彈核武器試驗。這是一次用我國自制的中近程DF2導彈進行的“兩彈相結合”的實彈試驗,標志著已經具有可用于實戰的核導彈,武器化進程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1228  我國首次氫彈原理試驗獲得成功。本次實驗采用塔爆方式,爆炸威力為122ktTNT當量,實際測到了聚變中子和裂變聚變反應的時間間隔等其它參數,說明我國已經基本掌握了制造氫彈的理論設計和關鍵技術。

    12  某核燃料元件廠四氟化鈾生產首次達到設計能力。

    12  某核燃料元件廠試制出第一批氚靶件。

1967

    530  西南金屬制品廠與北京鋼鐵研究院聯合攻關,完成丁種膜研制。

    617  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試驗成功。氫彈由飛機攜帶,在預定高度投彈爆炸,試驗威力為330萬噸TNT當量。這次核試驗的成功是我國核武器技術發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1968

    61829  我國氚生產線熱試車,生產出了氚和氘氚化鋰-6

    94  酒泉原子能聯合企業717工程投熱料試車成功,獲得二氧化钚產品。

    1227  我國成功進行了帶有钚材料的熱核試驗。

1969

    4  改建的524廠、262廠和265廠,在年底,分別將制造專用化工設備和配件,研制射線儀器和元件,熱工和自動化儀表的生產建成投產。

    923  我國進行了首次地下平洞核試驗。

1970

    28  我國首座核電站(代號為“728”)的自主設計工作啟動。2月初,周恩來就我國核電建設問題作出了重要指示,同年11月,周恩來針對二機部企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問題說:“二機部不光是爆炸部,而且要搞核電站。”同年1215日,在主持中央專委會聽取建設核電站方案匯報時指出,中國建設核電站要采取“安全、適用、經濟、自力更生”的方針。

    625  814廠一期工程建成投產取得合格產品。

    1970  中國科學院蘭州近代物理所重離子加速器改建成功,開始了超钚元素合成的研究。

    830  我國自行研究設計的核潛艇陸上模式堆運行達到設計滿功率。

1971

    119  包頭核燃料元件廠生產出豐度99.995%的高純鋰-7產品。

    9  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順利下水。核潛艇的研制成功,為推進海軍現代化建設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1973

    627  東風3號導彈核彈頭定型核試驗獲得成功。

1974

    7  中國科學院物理所建成我國第一臺小型托卡馬克核聚變試驗裝置(CT-6)。

    8月1  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正式交付部隊服役。

1975

    83  091型反潛魚雷核潛艇設計、生產定型。

    8  我國中程地地導彈核武器定型。   

    10  中國核數據中心正式成立,并組成全國數據協作網,開展了第一期16個重點核素全套核數據編評和理論計算工作,以及钚-239γ值測量工作。

1976

    13  712礦酸法水冶廠一期工程正式投產。

    1117  中國進行了與洲際導彈配合用的有突防中子能力的彈頭核裝置全當量試驗。

1977

    12  原子能所生產出放射性同位素產品100多種,總活度超過0.15拍貝可(4000居里),為上千家使用單位提供服務。

1978

    318  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核工業共計有344項科研成果獲“全國科學大會獎”。

    1014  我國成功進行第一次地下豎井核試驗,基本上完成了地下核試驗技術的探索攻關,為我國核試驗完全轉入地下奠定了基礎。

    1978  在核物理學家王淦昌的倡議下,原子能研究所研制成功一臺強流電子脈沖加速器,開始進行粒子束核聚變研究。

1979

    45  成功地進行了“50634”兩彈結合測中子飛行試驗。

    12  生產濃縮鈾的4號擴散機研制成功。

1980

    2  中國核學會成立。

    627  原子能研究所研究性重水反應堆,在大修改建后試運行首次達到臨界。

1981

    29  我國第一座大型高通量工程試驗反應堆建成。該堆熱功率為125MW,最大熱中子通量為6.2?1014/厘米2·秒。同年1217日,該項目通過國家正式驗收。

1982

    1012  我國潛艇水下發射潛地核導彈飛行試驗成功。

1983

    629  東風4號導彈核武器定型并投入批生產。

1984

    11  我國正式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

    310  我國自行研制的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首座微型反應堆物理啟動達到臨界并順利通過鑒定。

    921  西南物理研究所受控熱核聚變實驗裝置——中國環流器一號順利啟動,1223日調試結束。19851116日通過國家驗收。

    1030  國務院批準成立國家核安全局。

    1219  中國進行的初級中子彈原理試驗成功。

    1230  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研究所建成并啟動了中型托卡馬克型裝置(HT-6M)。

1985

    3月20  我國大陸第一個核電項目——浙江秦山30萬千瓦核電工程開工建設。

1986

    511  新華社宣布,我國第一個大型(HI-13)串列式靜電加速器核物理實驗室,在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建成。

1987

    87  廣東大亞灣核電站主體工程正式開工。

    11  719礦研究萬噸級鈾礦石堆浸工業試驗成功。

1988

    1988  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重離子加速器在中國科學院蘭州近代物理所建成并出束。

    1988  我國建成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成功地實現了電子正負對撞,并精確測定了τ輕子質量。同年1024日,在視察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時,鄧小平同志說:“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

    1988  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設計的5MW低溫核供熱堆建成并投入運行。

    86  512A地地核導彈定型。

    929  我國中子彈試驗成功。

1989

    4  我國完成“中國核工業30年環境質量評價報告

    524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在四川綿陽建成1.5兆電子伏直線感應加速器并通過鑒定。

    617  我國品位最高的連山關中型鈾礦床正式提交工業儲量。

1990

    7

你知道你的Internet Explorer是過時了嗎?

為了得到我們網站最好的體驗效果,我們建議您升級到最新版本的Internet Explorer或選擇另一個web瀏覽器.一個列表最流行的web瀏覽器在下面可以找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塔河县| 建德市| 周宁县| 揭西县| 抚州市| 新田县| 敦煌市| 新安县| 明水县| 弥勒县| 章丘市| 高雄县| 桐城市| 吉安市| 黔南| 舟山市| 黄浦区| 青阳县| 沂水县| 新竹市| 陇川县| 鄯善县| 云霄县| 抚宁县| 南城县| 本溪市| 合江县| 乌海市| 十堰市| 扎兰屯市| 陕西省| 商河县| 广东省| 昌吉市| 兴隆县| 内丘县| 离岛区| 正镶白旗| 武义县| 阜平县| 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