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際核工程》2017年11月29日報道】 俄羅斯礦業與化學聯合體(MCC)“綠色”乏燃料后處理技術已進入中間試驗階段。這是一種環境友好型技術,能夠將環境風險降至最低,將在2020年之后得到工業化應用。
聯合體已建成乏燃料放射化學后處理實驗和示范中心。該中心位于聯合體的化學和同位素-化學工廠,使用最新的環境友好型技術,將被用于以半工業化規模開展后處理技術研發。聯合體未來將使用這一技術建設一座大型后處理廠——RT-2廠。
這項技術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不會產生低放廢液。目前,來自巴拉科沃核電廠的VVER-1000乏燃料組件(已在電廠貯存23年)被放置在實驗和示范中心的一個熱室中。在后處理過程中,首先使用熱化學法處理燃料組件,使其碎片化;然后使用定容氧(volumetricoxidation)工藝,使放射性氚和碘-129進入氣相,避免在溶解碎片時產生放射性廢液;隨后分離鈾和钚,并以二氧化鈾和二氧化钚的形式重返燃料循環,即用于制造供快堆使用的混合氧化物(MOX)燃料或供熱堆使用的再生混合物(REMIX)燃料;最后,剩余裂變產物在經整備后,接受玻璃固化處理。
在實驗和示范中心半工業規模研究成果的基礎上,聯合體未來將在實驗和示范中心二期工程中開展工業規模研究。二期工程正在建設之中,將在2020年后投運。聯合體總經理Petro Gavrilov表示,預計聯合體在2021年將能處理數十噸VVER-1000乏燃料。
聯合體是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Rosatom)下屬的一家重要企業,負責使用創新的新一代技術建立閉式燃料循環。聯合體擁有三座高新技術設施,分別用于乏燃料貯存、處理以及生產快堆MOX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