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wired.co.uk.com網站6月21日報道,6月21日,《物理評論快報》雜志的一篇論文稱,研究人員發明一項降低逃逸電子速度新技術,邁出了實現可控核聚變目標的重要一步。
核聚變具有提供無限能量的潛能,不會產生任何放射性產物和溫室效應,實現可控核聚變是未來發展的主要目標。
原子在聚變堆中發生聚變需要巨大的壓力和大約1.5億度的高溫。逃逸電子可以嚴重破壞目前正在開發的聚變堆,會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毀壞反應堆。
新技術的工作原理是使這些逃逸電子減速。將氣態或丸狀的氬或氖等重離子注入反應堆后,電子和這些原子發生碰撞,從而使電子減速。
論文的合著者,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Linnea Hesslow表示,如果能有效使逃逸電子減速,就離可運行聚變反應堆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