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sfgate.com網站1月15日報道,美國能源部和兩家能源開發公司將和新墨西哥州奎伊縣一起在當地開展核廢物注射實驗。Nara Visa地方居民已經允許兩家公司在當地結晶質花崗巖鉆一個3英里深的孔,比廢物隔離示范工廠(WIPP)還要深7倍。
該項目目前還處在科學實驗階段。能源部稱不會向試驗鉆孔中注入核廢物。而項目最終目標是為美國不斷增加的乏燃料,以及反應堆和核武器實驗室產生的高放廢物找到永久處置場所。
奎伊縣是美國第一個批準在轄區開展這一實驗的地方。該地石油已經開采完畢,適合深孔鉆井。美國能源部已許可DOSECC勘探服務公司和Enercon聯邦服務公司在內的四家企業聯盟開展該項目的第一階段。DOSECC和Enercon可望獲得3500萬美元合同花5年時間鉆第一個孔,如果取得成功,還將獲得5000萬美元合同鉆第二個直徑更大的孔。
近年來,美國能源部一直尋找核廢物處置的替代方案。2012年,曾經在上世紀50年代提出的深孔鉆井方案又被選為候選方案。根據桑迪亞國家實驗室2010年完成的研究,要處置目前美國77個核電站的乏燃料,美國能源部需要完成950個鉆孔,每個鉆孔2000萬美元,加上廢物運輸、環境補救、監測、特性調查等,整個項目成本710億美元。而原尤卡山項目成本估計為960億美元。鉆孔之間距離保持在200米以上。每個鉆孔將容納400個垂直堆放的乏燃料容器,該容器成本比WIPP廢物容器成本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