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塔斯通訊社11月15日報道,11月14日,俄羅斯圣彼得堡理工大學新聞報稱,該大學的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方法,來提升托卡馬克裝置(一種核聚變反應堆)的性能。圣彼得堡的科學家已經對“不粘模式”進行了評估,認為這種方法可能會提高反應堆耐磨損和撕裂的能力。
托卡馬克裝置是一個熱核反應堆模型,中央是一個環形的真空室,外面纏繞著線圈。在通電的時候托卡馬克裝置內部會產生巨大的螺旋型磁場,將其中的等離子體加熱到很高的溫度,以達到核聚變的目的。
托卡馬克裝置中的等離子體不由室壁約束,而是由電磁場約束,這是因為現代材料還不能承受核反應所需的溫度,但是當托卡馬克裝置運行時,釋放的能量仍然會傳遞到反應器的內壁上,導致內壁材料劣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圣彼得堡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了所謂的“不粘模式”,其中特殊的混合物經由轉向器注入反應器中,這些混合物可以控制等離子體的行為,并且隔離了能量流與室壁的接觸。
圣彼得堡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不粘模式”的有效性,現代托卡馬克裝置和國際熱核實驗反應堆托卡馬克裝置將實施這種方法,后者的建設將于2025年在法國南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