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電運行安全與建設質量大會暨核電分會年會閉幕致辭
郭利民,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秘書長
2025年10月23日下午,福清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代表:
由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主辦的核電運行安全與建設質量大會暨核電分會年會,已圓滿完成各項主要議程。我代表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再次對各位參會嘉賓、代表尤其是前期精心準備并且分享寶貴經驗、見解和觀點的各位領導和專家表示誠摯的感謝!
本次會議是協會首次將核電運行和建設相關議題整合在同一次會議召開,我國核電行業資深專家與企業高管,緊密圍繞核電運行安全與工程建設質量,發表了最具行業權威性及代表性的主題演講、專題報告和共享成果,代表了核電分會在過去一年的重點關注和主要進展,信息量很大。核電分會成員單位代表,運行和建設技術委員會的領導、專家及有關代表共計約160人左右參加了會議,分享了核電運行與建設領域的良好實踐與經驗教訓,設置了提問交流環節,總體上達到了預期效果。結合與會各位演講嘉賓富有建設性的觀點、意見和建議,我歸納以下三點認識和體會,有所延申和發揮。
第一,核安全及運營績效,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從過去五年WANO核電機組運行情況看,全球運行業績改進趨勢沒有達到2019年雙年會定義的到2030年的卓越預期,歸因于四大領域長期未得到有效改進的問題:設備可靠性、運行基本功、維修基本功和工業安全。我國核電機群的運營業績在過去幾年的確取得了長足進步,已位居世界前列,但從過去兩年CPIP監測情況看,薄弱環節及其趨勢還是相似的,設備可靠性首當其沖,另外輻射防護、維修質量、消防等領域的業績表現和改進趨勢也相對比較薄弱。從事件分析和監管視角來看,應急柴油機管理、儀控系統可靠性、燃料可靠性、防異物管理、大修安全管理包括吊裝、起重和材料運輸,是值得重點關注和反饋的領域。從經驗反饋全過程來看,發現異常和報告事件環節相對薄弱,一些重要的異常和事件往往還需要通過舉報或監管才能浮出臺面。另外,冷源管理雖有起色,但風險并未根除,仍不能掉以輕心;新機組雖然居多,但老化管理、長期資產管理也需要未雨綢繆,從長計議。核電行業和從業人員還有必要克服潛在的自滿、麻木和不以為然的心理,不讓過去亮麗的業績指標成為思想包袱,虛心學習國際國內同行的良好實踐,舉一反三反饋內外部事件經驗教訓。運營管理的一個悖論是,運營業績越好,從業人員的經驗反而越少,應對非預期事件和異常的能力也就越弱,因此內外部經驗反饋才成為最有效、成本最低的學習方式,具有無可替代的價值,這也是協會專家團隊具有的獨特價值,經歷過我國核電發展全過程的50后、60后專家,與在職當家的70后、80后專家結合起來,才是最完整的經驗。建議內部事件默認以我為主,查找原因和改進;外部事件默認與我相關,深入排查和反饋,千方百計消除安全質量隱患。更有遠見的企業領導,不僅向行業主動分享良好實踐,還分享事件和教訓,同時更有效利用行業平臺提供的共享經驗,或者派出業務骨干參與成員支持,因為受益的遠不止是被支持單位,對于提供支持服務正在各領域、各專業當家的專家,更是非常難得的學習、交流、反思、提升和開闊眼界的機會,進而成為企業內部持續改進可資利用的資源和骨干。還需要指出的是,確保核安全,固然需要持續改進的內驅力,但還需要內外部安全監督和監管,自律基礎上的他律,保持信任但是檢查,良性互動。最好的安全文化,是始終走在通往更高山峰的上坡路上,不斷接近、甚至無限接近而不是已經抵達,或停留在自己定義的峰頂,否則下一個階段就只有下坡路可走了。
第二,今天的設計和工程質量就是明天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核安全貫穿從研發和設計、開發和建設到運營和退役的全過程,設計安全、工程質量和運行安全是三個最關鍵的要素,工程質量包括設計質量、制造質量、施工和調試質量。核電的競爭力最終還是要體現為運營和退役全過程的安全性和經濟性,而工程建設六大控制全面創優則是基礎:技術和質量決定安全性;技術、進度和造價決定經濟性;安全和環保則是工程建設過程性要求。從核電開發和建設的角度,設計安全和工程質量是保障運營核安全的兩個先決性因素。建設階段的技術首先是在研發和設計階段確定的,但研發和設計階段的技術路線選擇就需要考慮到運營和退役全過程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決定著本質安全和先天的經濟性。運營和建設階段的經驗必須能夠反饋到工程設計,不僅要將運營經驗反饋到設計,還要將建設經驗反饋到設計。我國每年同時在建機組數量即將達到甚至超過50臺,將給總包單位、供應鏈、建安承包商人力資源、產能和裝備,以及質保體系帶來巨大挑戰,除了核島主設備,還需要高度關注大量核級機電儀輔助設備的產能和質量,以及混凝土和焊接施工帶來的工程實體質量問題。更令人擔憂的是,本輪核電機組批量化建設在成本控制上雖有學習曲線,但遠遠趕不上各種漲價因素,與新能源的進步速度相比,經濟競爭力很難達到預期。
第三,核電創新發展和突破需要高層管理人員發揮領導力。核電要有更加確定的未來,需要同時提升安全性和經濟性,除了技術和管理創新,別無二途。關鍵領域的創新和突破,如通過數智化轉型實質助力核電機組安全、提質、降本、增效,或者設備可靠性管理提升,都需要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擁有的主人翁責任感和帶動效應。雖然潛在的領導力存在于從業隊伍的各個層次,但只有高層管理人員才擁有必要的全局立場、視野、知識和經驗,以及可調動資源,但需要從更多依靠崗位職權的管理風格轉向更為注重思想影響力的領導風格,堅持創新大構想,鼓勵創新小切口,從帶頭、帶領到帶動,挖掘和激發組織內分布式領導潛能,跨越不同專業、領域、階段或單位的局限,營造企業內乃至企業間的微創小改生態,進而在整體上實現創新發展和突破。
未來一年,協會將加強秘書處核電相關業務組織統籌,協調核電分會、核電運行和建設技術委員會,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尤其是專家隊伍的潛力,進一步優化共享平臺服務品質,深化打造個性化服務能力,堅持拓展重點領域服務深度,營造比學趕幫超的行業氛圍,加強國際合作、交流與共享,與WANO上海辦公室深化合作、優勢互補、互為窗口、實現差異化發展,在明年的核電分會年會爭取分享更多領域更有價值的行業經驗和案例,為核電行業安全發展、高效發展、創新發展添磚加瓦,希望各位領導、專家和成員單位代表在會后不拘一格反饋意見和建議,促進協會持續改進。最后,祝各位明天參觀和返程順利、愉快,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