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印度中央電力管理局(CEA)在官網發布路線圖,計劃到2047年實現100GWe核電裝機容量。此舉將加速印度向凈零排放目標邁進。

文件稱,為實現2070年凈零排放目標,到2047年,印度超過80%的裝機容量和約2/3的發電量須來自非化石燃料,核能將在能源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CEA表示,從運行壽期來看,核電每千瓦時的CO2排放量甚至低于太陽能光伏。核能有助于為需要穩定電力的難以減排行業實現脫碳,同時也可用于非電力應用,如制氫、工藝蒸汽和海水淡化。
文件指出,要實現到2047年達到100GWe核電裝機容量目標,意味著在22年內將現有容量擴大10倍以上,即年均增加約4.14GWe。
CEA表示,印度經過驗證的研究、工程和執行能力使這一目標具有可行性,但仍需克服一些障礙。
文件中針對反應堆技術提出的部分策略包括:繼續推進利用本土釷資源的三階段核能開發計劃、加速壓水堆技術整合、引進的反應堆技術進行吸收和國產化,以及使用大堆滿足電網需求,小型堆滿足自用需求。
CEA還指出,需對1962年《原子能法》和《核損害民事責任法》進行修訂。1962年《原子能法》不允許私營部門甚至邦政府參與核電項目。印度于2010年頒布《核損害民事責任法》,旨在為核事故受害者建立快速賠償機制。
該法引發的問題之一是,國內外核級設備供應商一直對在印度執行核交易持謹慎態度,因為該法律規定供應商需承擔損害賠償責任。CEA表示,供應商對可能面臨的無限責任表示擔憂。
克服其他挑戰
CEA指出,應通過確保及時獲得許可批準、解決征地問題、保證施工質量以及推進原子能監管委員會審批流程來加快項目進度。項目延誤將推高建設期的利息和資本成本,因此需要共同努力降低資本成本和電價。
此外,印度需要增加鈾供應,并具備相應的加工和制造能力,以實現2047年100GWe核電裝機目標。
CEA還表示,重水委員會(Heavy Water Board)需加強人力配置。應向該委員會分配更多財政資源,并考慮對其進行公司化改革。
CEA呼吁政府在管理燃料循環后端發揮重要作用,包括乏燃料后處理和廢物管理,以及電廠退役等環節。其他需求還包括改善公眾認知、培養充足的核領域專業人才隊伍,以及制定融資策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