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5~28日,“世界原子能周”國際論壇在莫斯科舉行。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論壇上指出,和平利用核技術應成為“國際合作與各國融合的基石”。
普京表示,未來數十年全球新建核電容量需求將持續增長,并強調“對和平利用核能需求的增長主要來自全球南方和東方國家,這些國家正在不斷提升自身科技與工業實力”。

普京明確表示,俄羅斯支持這些國家的核能開發計劃,并反對“所謂的技術殖民主義”。普京指出,不會讓合作伙伴依賴俄羅斯的技術方案,而是協助他們建立自主的國有核工業體系,包括培養專業人才和設立科研中心。
普京強調,唯有實現技術平等獲取(包括和平核能領域),才能確保全球發展保持活力、公平與可持續性……俄羅斯將和平利用核技術視為廣泛國際合作和各國融合的基礎。
談及融資問題時,普京指出,核電廠建設需要巨額資金投入,這意味著必須平衡國家、投資商和消費者等主要參與方的風險與收益。當務之急是建立現代化核電廠融資模式,并吸引國際金融機構和開發銀行參與此類項目。普京補充稱,由金磚國家成立的新開發銀行已確認準備為核能項目提供融資支持。
針對鈾資源的可持續性問題,普京表示俄羅斯計劃在托木斯克啟動全球首個閉式燃料循環核能系統,實現95%乏燃料在反應堆中重復利用,從而解決放射性廢物處理和鈾資源保障問題。
“世界原子能周”國際論壇首日達成的重要合作包括:
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與核工業北京地質研究院簽署協議,推進北山地下研究實驗室廠址試驗數據的共享與交流,涉及高放廢物地下處置設施最終處置研究;
與埃塞俄比亞電力公司簽署核電廠項目開發行動計劃,設立工作組籌備可行性研究路線圖及政府間協議;
與白俄羅斯乏燃料循環合同,由俄羅斯企業負責乏燃料后處理,白俄羅斯企業接收經過后處理的燃料;
Rosatom技術學院與緬甸仰光理工大學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開發教育項目、共享課程資源,開展先進核設施聯合研究并參與國際項目;
Rosatom與伊朗原子能機構簽署小型堆建設合作備忘錄。
此外,吉爾吉斯斯坦能源部副部長表示正與Rosatom合作勘查核電廠適宜廠址及容量規劃。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干事格羅西出席論壇期間,與普京在克里姆林宮舉行會談,重點討論了扎波羅熱(Zaporizhzhia)等核電廠受俄烏沖突影響的安全問題。格羅西還提議IAEA與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簽訂諒解備忘錄。該機構自解除對核能相關項目的長期投資禁令后,已與世界銀行建立了類似合作伙伴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