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全國質量月之際,中國核能行業協會于9月16-17日在杭州組織召開了2025年核能行業全產業鏈質量管理交流大會,本次大會由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中核運維和秦山核電共同協辦。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曹述棟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生態環境部華東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主任馮建平、華北核與輻射安全監督站處長鄭駢垚、核與輻射安全中心部門主任工程師段紅衛作主旨報告,中國質量協會教育分會副會長/全面質量管理首席專家李曉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顧問/總質量師李京苑作特邀報告,中核運維技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姜百文致歡迎辭。

曹述棟全面概述并充分肯定了我國“十四五”期間核能行業取得的成績,展望了“十五五”期間核能行業全產業鏈發展前景,他表示,在習近平總書記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的指引下,核能行業走出了一條質量保證有效、機組運行安全、工程建設高效、技術先進可靠的健康之路,績效卓越,但也存在不足,面臨新的風險和挑戰,對照《質量強國建設綱要》提出的“四個轉變”要求,核能行業仍存在一定差距,全行業要高度重視,合力推動提升。
曹述棟對未來行業發展提出了要強化核心技術攻關與基礎材料研發,深化設計、制造、建造、運維等全鏈條責任落實,推進人工智能與數字化在質量管控中的深度應用,完善問題分級管理與風險預控機制,推動核安全文化融入全員行動,協同構建現代化核安全監管網絡六個方面的具體建議。他強調,“十五五”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五年,也是深入實施質量強國戰略的攻堅五年,核能作為國家戰略性高科技產業,必須勇挑重擔、走在高質量發展前列。

馮建平在“堅守核安全底線,抓好全產業鏈質量管理”主旨報告中總體分析了行業監管現狀、專項行動監督核查等安全質量評估的基本情況,介紹了監管新動向和舉措。他強調,要推進構建嚴密的核安全責任體系,推進核安全“一體化大監督”機制,強化核電廠生態環境保護監督,開展核安全文化建設情況專項檢查評估等四個方面的監管趨勢,對產業鏈高度警惕和防范風險,精準配合和滿足監管形勢要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姜百文代表承辦單位在歡迎辭中表示,核電快速發展給產業鏈的質量管理能力也提出了重大挑戰。如何搶抓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實現核能行業高質量發展,是所有核行業人共同面對的難題。本次大會聚焦“全產業鏈質量協同創新”,是對如何有效落實監管新要求、打通產業鏈質量壁壘和創新運用數字化與AI技術等行業三大核心命題的關鍵指引,可謂意義深遠又恰逢其時,作為會議協辦方,我們深感榮幸。

中核集團、中國廣核集團、核電工程公司、核燃料循環、建安、核設備及運維單位代表以及高質量論文作者在大會上作報告,與會代表圍繞質量管理實踐與創新、分級協同管理、質量風險管理、防造假體系建設、信息化應用和數字化賦能質量管理、全面質量管理、航天與質保轉型等主要議題展開研討和互動。
協會副秘書長楊波、華東監督站主任馮建平、電投核能副總經理李忠哲、中國核電安質部主任王常明、中國廣核集團安質環部質量處處長朱德彪分別主持了研討交流活動。

楊波在總結中充分肯定了本次大會取得的成果,他表示,本次大會內容豐富,報告和論文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交流范圍涵蓋監管與行業內外,互動熱烈,效果超出預期。協會將同行業一道,同心協力,積極應對核電產業鏈面臨的挑戰,持續搭建交流共享提升平臺,為行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與會代表給予高度評價,普遍認為大會內容豐富,震撼有深度,信息量大,覆蓋監管、總承包方、制造企業、全產業鏈層級和行業外,策劃周全有序,組織安排專業到位。

本次大會共征集120篇論文。經評審,95篇收錄論文集,其中26篇高質量論文,7篇做大會交流。內容涵蓋質量保證、科技賦能、數字化管理、案例分析與經驗反饋等多個方面,充分體現了全行業對質量安全的高度重視和主動參與。

大會組織參觀秦山核電基地和中國核電科技館,體驗我國核電40年的輝煌歷程。
來自政府有關部門、監管支持單位,核電集團、核電廠業主、工程建安、設計科研院所、核燃料循環、設備制造、技術服務等99家企事業單位的192名專家、學者和代表參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