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俄羅斯發布新版核威懾政策
俄總統普京正式簽署新版《俄羅斯核威懾基本政策》
11月,俄總統普京正式簽署新版《俄羅斯核威懾基本政策》。該政策明確了俄羅斯核武器使用的10種情形,包含俄可能面臨的所有軍事威脅場景,相較2020年發布的上一版,核武器應用場景更加細致,核威懾范圍明顯擴大,明確包括了無核武器國家在有核武器國家參與或支持下對俄的侵略。新政策規定了7條核武器使用原則,相較上版更突出實戰運用,并要求加強核力量戰備。新政策還指出了俄羅斯核武器使用的5個條件,更加強調對威脅的感知,明顯降低了核武器使用的門檻。新版政策還加強了對盟友白俄羅斯的“核保護”。
02美國發布《核軍工藍圖》
美國國家核軍工管理局發布《核軍工藍圖》
10月,美國國家核軍工管理局(NNSA)發布《核軍工藍圖》,整體規劃了2050年前的美國核軍工發展目標和路線。該文件系統制定了未來25年美國核軍工發展路線,統籌安排核軍工研發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優先級,確保關鍵的專業化基礎設施能夠按時交付。該文件提出打造現代核軍工綜合體的5大目標,確定了18類專業化基礎設施重點建設任務,包括钚彈芯生產在內的12類核武庫建設設施、3類防擴散設施、3類海軍核動力設施。同月,國家核軍工管理局宣布制造出自1989年停產以來的首個戰備钚彈芯,是美國钚彈芯生產能力重建計劃的重要里程碑。未來美國繼續推進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和薩凡納河場址的钚彈芯生產能力建設,計劃到2030年達到年產80枚的產能。新版《核軍工藍圖》顯示出美國已扭轉冷戰結束以來的“科研為主、生產為輔”的發展方式,未來將持續提升核軍工能力體系,進一步強化其核威懾能力。
03首屆核能峰會召開
首屆核能峰會現場
3月21日,由國際原子能機構和比利時政府聯合舉辦的首屆核能峰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召開,這是國際上迄今以核能為主題的最高級別會議。30余個國家和地區領導人或高級別代表以及國際組織負責人齊聚一堂,討論核能在減少化石燃料使用、加強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發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此次峰會肯定了核能發展的良好勢頭,肯定了核能對于助力清潔能源轉型以實現氣候目標的重要作用,重點關注新建核電與融資挑戰,呼吁全球為實現氣候目標投資核能,并制定具體行動計劃。峰會指出,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或將成為核電建設的新增長點,多國明確表示出對發展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的興趣,盡快推進包括小堆在內的先進反應堆全球部署也獲得了普遍認可。首屆核能峰會的舉辦,進一步明確了推動全球核能發展應采取的具體行動計劃,具有里程碑意義,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稱此次峰會“開啟了核承諾的新篇章”。
04美國明確2050年核能發展目標
美《安全和負責任擴張美國核能—部署目標和行動框架》報告
11月12日,美國白宮發布《安全和負責任擴張美國核能:部署目標和行動框架》報告,明確了到2050年的核能發展目標和行動計劃。發展目標方面:長期目標為到2050年新增2億千瓦核電裝機容量,核電總裝機規模將增至現有水平三倍;中期目標為到2035年實現新增3500萬千瓦在建或投運裝機規模,催化形成新核能部署生態,到2040年達到年均新增1500萬千瓦的投運裝機規模,支持美國和全球核能部署。行動計劃方面:報告明確了9大實現路徑和30余項具體行動措施,主要包括建造百萬千瓦級大堆,建造小堆、微堆,在運機組延壽和改造擴容以及重啟已關閉機組,優化許可和審批程序,培養核產業勞動力,完善設備供應鏈,發展核燃料供應鏈,加強乏燃料管理等。為推動先進核能技術發展,拜登總統7月簽署《加速部署多功能先進核能以實現清潔能源法案》。美期望通過一系列政策和計劃推動,加速其核能發展,恢復其全球核能技術引領者地位。
05美國啟動首座軍用可移動微堆建設
美國BWXT公司發布“貝利”軍用可移動微堆示意圖
9月,美國國防部和能源部宣布在愛達荷國家實驗室正式啟動“貝利”計劃首座軍用可移動微堆廠房建設,為2026年開展反應堆安裝和試運行奠定基礎。“貝利”計劃是美國防部戰略能力辦公室于2019年啟動的軍用可移動微堆項目,目標是示范性建造一座電功率1-5兆瓦,可通過車輛、船只和飛機運輸的微型反應堆,一次裝料可連續運行3年以上,為軍事基地提供能源支持。國防部審查了BWXT先進技術公司、X-能源公司和西屋公司的設計方案,并于2023年最終選擇了BWXT先進技術公司開展設計建造。可移動微堆可滿足多樣化戰場需求,提升軍事基地綜合保障能力,確保重要軍事設施能源供應安全,被美軍視為未來理想的軍用能源。
06俄羅斯鉛冷快堆燃料制造設施試運行
BREST-OD-300核燃料制造設施開始試運行
12月,位于俄羅斯西伯利亞托木斯克州謝韋爾斯克的BREST-OD-300核燃料制造設施開始試運行,成功生產出帶有貧化鈾氮化物燃料芯塊的原型燃料組件。BREST-OD-300是俄羅斯“突破”計劃(旨在開發先進核能與閉式燃料循環技術)的重要內容,目標是建設一座可在同廠址實現閉式燃料循環的先進核能系統,由300MWe鉛冷快堆、氮化物燃料制造設施以及乏燃料后處理設施三部分組成。核燃料制造設施建成投運,標志著BREST-OD-300工程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目前,BREST-OD-300反應堆部分已完成堆容器安裝,計劃2026年運行;乏燃料后處理設施即將開工建設,預計2030年投運。同時,作為“突破”計劃的另一重要組成,俄羅斯正在加快推進BN-1200快堆示范工程建設,計劃2027年在別洛雅爾斯克核電廠動工,較原計劃提前8年。此外,BN-800于今年7月正式啟動含次錒系核素的MOX燃料測試工作,以驗證在快堆中處理次錒系核素的可行性。俄羅斯快堆技術研發和工程建設的系列重要進展,將持續鞏固其在全球核能領域的領先地位。
07美國發布《2024年聚變能戰略》
美國《2024年聚變能戰略》
6月6日,美國能源部與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在拜登政府提出“美國商業聚變能十年宏偉愿景”的兩周年之際,發布了《2024年聚變能戰略》。該戰略提出了能源部在聚變領域的三大核心任務,一是縮小聚變商用科技差距,促進商業化聚變中試廠的建立。要求能源部重新調整聚變能源科學計劃、制定符合行業發展的國家聚變科技路線圖、通過多種方式加速聚變商用研發。二是為部署可持續、公平的商業化聚變能源鋪平道路。能源部將通過技術研發與政策制定,確保到21世紀30年代中后期能夠提供充足、可持續且經濟的核聚變用氚。三是建立和利用外部伙伴關系。未來能源部將加強跨部門合作,牽頭開展國際合作,激勵私營企業合作,推動地方政府合作。三大核心任務及其對應的行動計劃為美國聚變產業發展提供了系統性的指導。當前,聚變已經成為大國競爭的關鍵領域。美發布聚變能戰略,旨在通過公私合作,加速美國聚變能源發展,以鞏固其在未來能源領域的領導地位。
08英國發布加強核力量建設指令文件
英國防指令文件《將英國核威懾力量作為一項國家事業》
3月25日,英國國防部發布國防指令文件《將英國核威懾力量作為一項國家事業》,旨在舉全國之力發展國防與民用核工業。文件首次闡述了英國核威懾實現途徑,提出了六項主要工作,一是持續運行和維護現役“前衛”級彈道導彈核潛艇,二是建造4艘“無畏”級彈道導彈核潛艇替代“前衛”級,三是新研A21核彈頭,四是依據“奧庫斯”協議研制下一代攻擊型核潛艇,五是升級改造奧爾德馬斯頓核武器研究基地和海軍軍備倉庫的核設施,六是推進潛艇反應堆技術研發。該國防指令文件將進一步強化英國核力量的安全可靠,加強核軍工能力建設,逐步提升核武器自主研制與核軍工國家管控的能力,將提升英國核威懾的可靠性與獨立性。
09法國開始建造第三代彈道導彈核潛艇
法國“SNLE 3G”彈道導彈核潛艇效果圖
3月25日,法國海軍在瑟堡造船廠舉行第三代彈道導彈核潛艇首艇的鋼板切割儀式,標志著法國新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SNLE 3G”正式進入建造階段。新潛艇長約150米、滿載排水量1.5萬噸,是法國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潛艇。該艇裝配新一代核反應堆,配備X形艉舵、泵式噴水推進器,艇體外部覆蓋消聲瓦,大幅降低自身噪音,還可有效吸收探測聲波。潛艇裝備能夠快速處理大量傳感器信息的智能化作戰管理系統,自動化與智能化程度高,僅配艇員100人。艇內配備16具垂直導彈發射筒,可裝載M51.4新型洲際彈道導彈,該導彈與上一代型號相比,攜帶的彈頭數量、智能化程度、毀傷效果均有大幅提升,威懾能力增強。艇艏布置4個重型魚雷發射管,可發射F-21魚雷、下一代反艦導彈,還能發射無人潛航器等,使得該艇的自衛能力和對海攻擊多樣作戰能力進一步提升。“SNLE 3G”彈道導彈核潛艇將取代服役幾十年的“凱旋”級核潛艇,首艇預計2035年交付,此后每5年建造1艘,共建造4艘,是法國維持海基戰略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的關鍵裝備。
10歐盟組建模塊化小堆產業聯盟
歐盟模塊化小堆產業聯盟首次會議
2月6日,歐盟委員會宣布組建歐洲模塊化小堆產業聯盟,目標是加速推進小堆技術發展。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以來,歐洲能源危機凸顯,為保障能源安全并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歐盟將合力推進小堆研發部署視為關鍵途徑之一。小堆產業聯盟將匯集政策制定者、技術開發商、監管機構、金融機構、研究機構、培訓中心和民間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加強歐洲核供應鏈建設,共同推進小堆商業化進程。聯盟將在2025年第一季度發布戰略行動計劃,于21世紀30年代初建成首批小堆。歐盟組建小堆產業聯盟,意圖構建強大而高效的本土供應鏈,合作推進小堆商業化,搶占小堆發展的技術制高點,重塑其在核能市場的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