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0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發布第36期“CNEA國際天然鈾價格預測指數(2023年11月)”。
一、短期-月度現貨價格預測指數(月度更新)
上期預測結論是:供應端預期明顯恢復、核電企業采購放緩,現貨價格虛高情況將得到緩解。預計未來三個月天然鈾現貨價格波動區間為57-65美元/磅。支撐位為57美元/磅,核電企業將謹慎采購現貨;阻力位為65美元/磅,投資基金、卡梅科積極采購現貨。假設未來不發生其他重大突發事件,基于URC的專家預測法,預計未來3個月現貨價格將呈現下降趨勢。
10月份現貨價格整體呈現“U”型走勢。9月最后一個工作日,哈原工宣布結束自2018年以來持續執行的減產策略,為未來供應提供支撐,貿易商炒作動機減弱,現貨價格從月初的72.75美元/磅,下降至69.00美元/磅,并在此段位維持兩周;10月月底,核能研究所(NEI)召開國際天然鈾燃料會議召開后,貿易商開始小幅采購,現貨價格回調,月底價格收于74.00美元/磅。
展望未來,影響后續3個月(2023.11-2024.1)現貨價格的因素包括:
投資基金采購——投資基金小幅采購。2023年天然鈾現貨價格漲幅接近50%,吸引了更多資本目光。據悉,未來市場可能成立更多投資基金,小幅試水采購。考慮到美聯儲大概率會在2024年第四季度降息,意味著未來三個月美國仍將持續保持高利率水平,SPUT在內的投資基金仍將小幅采購。
供應端情況——全球供需仍然維持脆弱平衡。Cameco表示將動用庫存,彌補由此前宣布的產量減少帶來的供應短缺;此外尼日爾內部達成協議,政變危機帶來的影響持續淡化。整體上看,供應能力總體可以滿足全球需求,供需維持一種脆弱平衡狀態,容易受到突發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明顯波動。
核電企業采購——核電企業簽署長期合約推高長期價格可能性降低,對現貨價格帶動作用減弱。截至目前,歐美核電企業已完成近約6萬tU的長期合約,達到10年來歷史高位,長期價格處于生產商舒適段位,上漲動力不足,對現貨價格上行刺激有限。
生產商/貿易商采購——生產商/貿易商采購不活躍。卡梅科下調了2023年產量預期,在庫存補充的情況下,年底的擇機采購量僅有700-800tU,對市場價格影響微弱。年底貿易商回收資金壓力較大,促使價格上漲的炒作交易減少。此外,年末假期較多,生產商/貿易商采購節奏將放緩。
綜上,展望未來3個月,供需維持脆弱平衡、生產商/貿易商采購不活躍、長期價格的帶動作用減弱,現貨價格持續處于高位情況將得到緩解。預計未來三個月天然鈾現貨價格波動區間為60-70美元/磅。支撐位為60美元/磅,核電企業將謹慎采購;阻力位為70美元/磅,投資基金、卡梅科積極采購現貨。假設未來不發生其他重大突發事件,基于URC的專家預測法,預計未來3個月現貨價格將呈現下降趨勢。
二、中長期-年度現貨價格預測指數(季度更新)
三季度發生的影響國際天然鈾市場的重大事件包括:
供應方面,2023年天然鈾產量小幅下調,但未來供應增加。卡梅科下調本年度鈾產量預期;Somair鈾礦轉入維護狀態。但長期來看,哈原工宣布2025年計劃產量約為31000tU(較上季度預期增加6000tU);Honeymoon鈾礦將于2024年初開始生產;必和必拓旗下奧林匹克大壩鈾礦2024年產量達到3273tU。
需求方面,核電發展預期上調。世界核協會預計到2030年,核電發展對天然鈾的需求預計將增長28%,從2023的65650tU增加到2040年的83840tU。日本高濱1號機組重啟,截至本季度,日本已重啟12臺機組;比利時延長Doel 4和Tihange 3反應堆十年運行壽期;EDF計劃新建兩座反應堆;瑞典計劃在2045年前新建10座反應堆;波蘭首座反應堆獲批。
以投資基金為主的“二次需求”方面,短期內采購動力偏低,未來交易活躍度可能增加。美聯儲利率持續保持高位5.5%,SPUT本季度交易仍不活躍,市場“二次需求”也相應減少。中長期看,現有供給結構難以支撐2025年后天然鈾市場需求,隨著美聯儲的加息周期進入尾聲,金融資本對天然鈾市場的興趣逐步釋放,將為天然鈾市場帶來更活躍的交易者,增加價格的波動幅度。
中長期看,歐美核電企業自有庫存處于歷史低位,同時為了降低地緣風險,多家核電企業長貿合約的簽署量增加,會繼續提升長期價格,刺激現貨價格上漲,直到帶動更多的一次供應入市,平抑價格上漲。
基于URC自主研發的供需成本模型,小幅調整未來價格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