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業內人士看來,從這個9月開始,“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進程加速,核電進入實質性重啟階段。這將如對國內經濟影響幾何,誰可獲益?以“華龍一號”為代表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未來盈利前景如何?記者就相關問題展開調研。
新華財經北京9月27日電(記者安娜)對于核電圈而言,這個9月意義非凡。9月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采用“華龍一號”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拉開核電“金九”序幕,全月利好消息頻傳,讓核電概念股領略了一把“小陽春”。
在業內人士看來,從這個9月開始,“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進程加速,核電進入實質性重啟階段。這將對國內經濟影響幾何,誰可獲益?以“華龍一號”為代表的自主三代核電技術未來盈利前景如何?記者就相關問題展開調研。
核電產業再迎高光時刻
在這個9月,未曾期待“金九”暖陽的核電圈,卻意外迎來了高光時刻。
9月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核準采用“華龍一號”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和浙江三澳核電一期工程。業內人士將此視為核電重啟的標志。
9月4日,“華龍一號”全球首堆裝料,向建成投產邁出重要一步;同日(當地時間9月4日),“華龍一號”海外首堆熱試成功;采用“華龍一號”技術的漳州核電2號機組正式開工。
9月8日,田灣核電5號機組具備商業運行條件。
當地時間9月23日,中核集團出口海外的第四臺核電機組通過最終驗收……
低調已久的核電產業,又一次站在聚光燈下。要知道,在2019年前的三年時間里,核電項目審批一度陷入冰凍期,除福建霞浦快堆項目作為重大科技專項在2017年底開工外,國內沒有新常規核電項目開工。
接連傳出的利好消息,一度讓核電概念股強勢上漲。財信證券9月18日電力行業月報以“核電板塊領漲,持續看好新能源”為標題,對于部分核電概念相關企業給予推薦評級。
國泰君安研報推薦國內核電龍頭中國廣核、中國核電,并預計后續國家將有節奏核準新項目,未來每年審批核電機組6臺左右,核電發展將穩步推進。
圖南股份、佳電股份、江蘇神通等多家公司則相繼披露或重申與核電相關業務。
核電重啟助力打通經濟“內循環”
然而,此次核電重啟的影響遠不止推高幾只相關概念股。
業內人士認為,在我國正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當下,核電重啟對于助力新發展格局,特別是打通國內經濟大循環意義深遠。
中誠信集團董事長毛振華認為,實施以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需要重視三大要點,一要高度重視供應鏈循環;二要加大力度突破科技瓶頸;三要注重解決需求不足的問題。
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核電重啟至少對以上三方面問題的解決有所助益。
首先是帶動數千億元產值,助力供應鏈修復。
公開的信息顯示,此次國常會核準的兩個采用“華龍一號”項目的有效總投資超過700億元,將帶動大量就業。實際帶動產值將更為可觀。
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算過一筆帳:以“華龍一號”示范工程——福建福清5、6號兩臺機組為例,其設備費用合計約168億元,國產化比例達86.42%,將直接拉動經濟總量達380億元。如果從核電站60年全壽期的燃料、備件、技術服務等測算,將帶動超過1200億元的產值。
據王壽君介紹,福清5、6號機組的建設過程將有5400多家制造企業參與其中而獲益。這也從側面印證了核電產業鏈的長度和核電重啟的影響力。核電產業鏈涉及5400多家企業,這一數據,在后來記者對中國廣核集團的采訪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證實。
據記者梳理,目前我國共有核電機組62臺,在運機組47臺,在建15臺。在建機組中,采用“華龍一號”技術的7臺。此外,還有5臺已核準未開工機組也采用“華龍一號”技術。
其次提升工業原材料需求,帶動傳統產業復蘇。
伴隨著“華龍一號”批量化建設的推進,鋼鐵、水泥等傳統工業原材料也將迎來一波需求增長紅利。
據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華龍一號”開工一年時,僅福清5、6號機組就完成鋼筋5.5萬噸,澆筑混凝土25萬多立方米的施工。核電建設對鋼鐵、水泥等工業原材料需求的拉動可見一斑。如果再算上大型鍛件、閥門、密封件等各類零部件用材,核電重啟將有力帶動傳統產業內需修復。
在引領技術創新,激活中小企業方面也將發揮重要作用。
據記者調研了解到,在核電長長的產業鏈條中,除了中核集團、中國廣核集團、國家電投、華能集團等龍頭央企,有三分之二都是中小企業。很多中小企業是伴隨著我國核電發展成長起來的,其中不乏隱形冠軍企業。過去幾年,由于核電審批、建設速度大幅放緩,許多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也陷入困境。如今這些中小企業又再度看到了希望。
“我們這個企業從2006年開始做核電重大裝備的國產化,啃了一些央企國企沒有啃下來的硬骨頭?!鄙虾0⒉_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陸金琪告訴記者,在泵類裝備領域,他們填補多項國內空白。
“我們1999年成立,花了很多心血做核電密封件,現在已經把核電站需要的所有密封件都實現了國產化。”蘇州寶驊密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說。
“要整個生態鏈都有創新精神,央企應該加強跟民企的合作?!闭憬陚ス溂瘓F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宏偉說。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國常會批復的浙江三澳項目,首次引入民企作為投資方。該項目中,吉利科技集團控股的吉利邁捷投資集團持有2%股權。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著我國在核電項目的控股建設權開放方面邁出重要一步。
自主三代核電技術未來經濟性可期
從我國核電下一步發展方向來看,以“華龍一號”為代表的自主三代技術在國內批量化落地是大勢所趨。
“為了滿足更高的安全標準和60年設計壽命的要求,三代核電采用了更高性能的設備、材料和更高安全水平的系統設計;加上技術引進費用、研發費用和裝備制造投入,三代核電首批依托項目單位造價明顯高于二代核電。”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廷克說。
遼寧四方核電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全永斌認為,我國核電建設標準不統一,各類標準疊加,也增加了核電建設成本。
據記者了解,針對這一問題,我國發布的《關于加強核電標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19年,形成自主統一的、與我國核電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核電標準體系;到2022年,國內自主核電項目采用自主核電標準的比例大幅提高等。核電標準化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
張廷克認為,隨著規模化發展的三代核電通過進一步的系統優化、提高設備國產化率、縮短工期、改進運行維護、加強管理等措施,并采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手段,降低核電造價與運行成本。預計未來規?;ㄔO的三代核電項目上網電價將降至每千瓦時0.40元左右。
根據2013年《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完善核電上網電價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全國核電標桿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43元。
2019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又發布了《關于三代核電首批項目試行上網電價的通知》,明確廣東臺山一期核電項目試行價格按照每千瓦時0.4350元執行;浙江三門一期核電項目試行價格按照每千瓦時0.4203元執行;山東海陽一期核電項目試行價格按照每千瓦時0.4151元執行。試行價格從項目投產之日起至2021年底止。
參照上述電價標準,我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的經濟性可期。
“三代核電遠期規?;l展后還具備繼續降低投資成本的潛力?!睆埻⒖苏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