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煙臺市舉辦“走向深藍”戰略合作協議集中簽約儀式。其中,煙臺市人民政府與山東核電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重點圍繞海水淡化、核電清潔能源利用等開展戰略合作。
煙臺市市長陳飛與山東核電黨委書記、董事長吳放見證儀式,煙臺市常務副市長王中主持儀式,煙臺市副市長李波、山東核電總會計師龐建國分別代表政府和企業簽約,市發改委、財政局、水利局、水業集團等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了活動。
根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地企雙方將按照“優勢互補、擴大合作,互惠雙贏、共同發展”的基本原則,共同推動海水淡化與電源、熱源綜合利用項目投資開發建設,并確定了高層領導定期溝通、專門工作小組、日常協調聯絡三大合作機制。
煙臺市政府將為山東核電項目建設提供政策支持;支持將山東核電海水淡化項目作為全市水資源的戰略儲備;支持山東核電向煙臺以及青島、威海等膠東地區供電、供水、供熱。山東核電將發揮現有的海水淡化項目建設運營經驗,分期建設日產30萬噸(或更大規模)大型海水淡化項目,具備為煙臺市提供海水淡化水能力;同時積極推進遠距離大規模核能供熱,以解決冬季煙臺地區清潔供暖問題,海水淡化、核能供熱等還將根據產能和需求情況輻射膠東地區。
作為駐魯中央企業,山東核電按照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加快推進核電向核能拓展要求,主動融入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不斷研究拓展核能供熱、海水淡化等核能綜合利用項目,著力打造“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努力使傳統核電長出新業態、產生新動能。本次簽約標志著海陽核電核能綜合利用再拓展,遠距離大規模核能供熱推進的同時,日產30萬噸大型核能海水淡化項目即將啟動,為煙臺市發展壯大海洋經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膠東半島經濟狀況與水資源條件不協調,嚴重依賴外調客水,根據《山東省水資源綜合利用中長期規劃》,2030年膠東地區缺水量將達24億立方米。海水淡化作為一種水資源增量技術,產水品質高,可以滿足居民生活用水需求,還可作為備用水源,近年來得到國家、沿海地區多項政策支持。
海陽核電地處膠東半島核心位置,并且已有日產8000噸的海水淡化項目,依托實踐經驗和現有設施,建設日產30萬噸大型海水淡化工程,配合長輸網絡,可構建覆蓋膠東半島的淡水輸送保障網絡,提高膠東地區供水可靠性及靈活性。同時,海水淡化還可與核能供熱相結合,實現水熱同傳,進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