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1-22日,以“WANO 30年:共創安全未來”為主題的第十五屆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雙年會在英國倫敦召開。雙年會期間,WANO從核安全文化、領導力、核工業的創新、新建核電廠安全等多個角度回顧了WANO成立30年來,為全球核電安全運行和業績提升做出的卓越貢獻,并對世界核電未來的發展方向和需要關注的問題進行了展望——未來三十年,更安全的核電未來。
一、WANO的成立及業務開展
1.WANO的成立
眾所周知,WANO的成立與三哩島和切爾諾貝利兩次災難性的核事故有著直接關系。這兩次事故嚴重地損害了核電行業的形象,動搖了公眾對核電的信任感,其帶來的反核趨勢一直“甚囂塵上”。但如同眾多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一樣,切爾諾貝利核事故也成為了世界核電行業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點。它不僅終結了核電行業各自為戰、競爭發展的時代,而且開啟了世界核電行業發展的新開端。全球核電界共同認識到核事故的影響是沒有國界的,因此保證核電站的安全可靠性是大家共同的責任。為此,1989年一個全世界范圍的核電安全命運共同體——WANO應運而生。自成立之初,WANO就始終秉承世界核電運營者需要一起合作,通過相互協助、信息交流和良好實踐推廣等活動來評估、比較和改進電廠的業績,并最終提高全球核電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宗旨。
2.WANO的業務開展
WANO的基本業務主要包括同行評估、運行經驗反饋、技術支持活動以及職業和技術拓展等四項。其中,同行評估作為核心業務之一,自實施推廣起,就得到了成員單位的普遍支持和認可。1992年,即WANO成立后的第三年,在參考和借鑒其它行業開展的評估活動以及美國核電運行研究所(INPO)采用的電廠評價(Plant Evaluation)活動方法的基礎上,WANO在匈牙利PAKS核電站首次組織實施了同行評估活動。隨后,其又在四個區域中心的不同電站進行了試點評估,且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同行評估活動以追求卓越標準為導向,以績效表現為基礎,對核電廠的運行管理水平進行深入評估,幫助受評核電廠發現不足并指導整改,從而提高核電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為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提供了與同行近距離交流的機會,讓他們相互交流學習良好的工作方法和實踐,并拓寬了視野。2003年WANO將同行評估確定為正式活動,2006年又將同行評估確定為WANO成員都要求開展的活動。
2000年前后,WANO在大力推進同行評估規范化和提高同行評估質量的同時,逐步建立了運行經驗反饋系統、技術支持活動制度以及業績對標系統等;還通過編寫重要運行事件報告(SOER)等經驗反饋產品,幫助成員單位分享運行事件經驗和推廣良好實踐。
就在人們對核電發展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復的過程中,美國戴維斯-貝斯核電站發生了反應堆壓力容器上封頭頂蓋貫穿件腐蝕事件(簡稱“戴維斯-貝斯事件”),引起了全球核電行業的震動。從某種程度上說,戴維斯-貝斯事件是核電廠的安全文化出了問題,是核電廠的組織(管理)層核安全文化意識出了問題。雖然此次事件沒有造成任何實質性核災難后果,但卻讓整個行業看到了在追求卓越績效指標的同時,還必須在每個從業人員,包括領導和員工、技術和非技術人員中,持續地貫徹和推廣強大的安全文化,確保核電站的運行安全得到應有的高度重視。2002年5月,WANO發布了重要運行經驗報告SOER 2003-2,并以此為契機在行業內大力推動核電廠安全文化建設和提升安全文化水平。
2010年,在印度新德里的雙年會上,WANO宣布世界上所有的運行核電機組都至少接受了一次WANO組織的核電運行同行評估。WANO近三十年的同行評估實踐證明,定期接受外部評估對提升核電廠的運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價值。以美國為例,從其核電行業運行績效指標的長期統計數據(1980-2018年)可以看出,通過同行評估和共享運行經驗,核電廠的業績指標得到了顯著提升。
事實證明,WANO開展的所有業務都緊緊圍繞著提高核安全展開,他跨越了各種政治壁壘和利益沖突,為成員單位提供經驗交流的機會,進而幫助成員單位達到核安全的最高、可行標準。
二、福島事故后WANO及行業的變化
正當世界核電方興未艾之際,2011年3月11日發生了日本福島核事故。福島核事故的起因與上述提及的兩起核事故不一樣,前者主要是由人因和管理失誤造成的事故,后者則主要是由極端外部自然災害導致的全廠斷電和反應堆冷卻系統功能完全喪失等事件疊加造成的。福島核事故帶來的巨大影響再次將核能利用推向風口浪尖,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核電行業發展進程,也改變了主要核電國家和組織對核電的認識與態度。福島核事故后,在核電站運行管理支持領域深耕細作的WANO又一次受到深刻的觸動,它開始重新審視自身的局限性和薄弱點,并進行了深刻的反思。WANO認識到,當前開展的活動是無法避免類似福島核事故這種災難的。WANO必須與其會員緊密合作,確保吸取經驗教訓,確定需要改進領域,并在全球商業運行的核電廠實施新的安全措施。為此,WANO在2011年10月召開的深圳雙年會上,確定和正式啟動了12項后福島安全改進項目。其中,最為重要的是同行評估結果評價(打分)、以設計信息為指引的同行評估方法以及開展核電公司(或集團)的同行評估等等。
在改進行動的推進過程中,WANO調整了之前的成員互相幫助的服務理念,開始以成員業績監控和評價為基礎,并把重點幫扶表現落后的電站作為工作方向。盡管成員電廠對這種轉變的接受程度并不一致,但是WANO仍然堅持和宣傳這種新的理念。究其原因主要是福島核事故的發生再一次證明了核電行業一損俱損的特點。核電行業的命運和前景往往不取決于業績表現優秀的核電站,也不是行業的平均水平,而很可能被管理不佳的核電站的影響而顛覆。核電對滿足人類能源需求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其前提是必須保證這個行業的每名從業者和每個單位都能盡可能達到最高的、可行的標準。2018年6月26日,WANO宣布完成所有12項后福島安全改進項目。這些項目涉及全球超過460臺商用核電機組,實施的許多改進措施非常復雜且極具挑戰性,WANO為此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資源。
此外,WANO還以同行評估結果、業績性能指標以及重要運行事件的信息為依據對成員電站進行評價打分,按照1-5分的標準打分。截至2019年,WANO已經對所有的核電站都進行了一輪打分評價,也對若干評價結果欠佳的電站開展了幫扶計劃。然而,就在WANO投入大量資源用于改進和提升評估活動有效性的情況下,全球核電站總體運行業績指標并未得到明顯改觀。整個行業業績指標改進趨勢緩慢,甚至出現了成員電站間績效指標差距擴大的現象,這從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整個行業可能存在著潛在的風險。根據目前的評價結果,還有一定比例的成員電站得分在3-4分之間,業績表現尚未能穩定在優秀行列。在核電運營生產過程中,核安全運行事件和工業安全傷亡事故還時有發生。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WANO提出的如何在未來三十年,建設“更安全的核電未來”的主題,是契合世界核電發展現狀的,也是核電行業未來努力的方向。
三、未來WANO將要進行的改變
WANO不但向世界核電行業發出了更安全的核電未來的號召,而且為此部署了具體的任務。這些部署主要來自于對WANO同行評估以及經驗反饋等方面的分析和總結,同時也建立在INPO在技術支持等方面取得的一些重大進展。
首先,為了提高電廠評價活動(即WANO同行評估)的有效性,INPO經過數年的建設和努力,實現了同行評估方法的轉型——建立在持續監測電廠運行績效基礎上的電廠評價。這樣的評價已經不僅僅局限于依靠現場評估過程中發現的偏差,而是在對被評估電站的所有生產和管理信息進行實時收集和監測,通過與成員電廠的日常溝通和交流,實現對成員電廠各個領域的日常分析和評價,做到足不出戶就能初步判斷受評電廠潛在的待改進領域。在這樣的評估方法中,現場評估環節更多是用來核實和確認之前的分析結果,以最終確認待改進領域。對于INPO在同行評估方面的這種改進,WANO也開始了積極的準備。此次倫敦雙年會前以及雙年會期間,WANO首席執行官彼得先生對各核電集團和核電公司的高管進行了宣傳和游說,希望大家能夠提供更為詳細的運行業績指標數據,特別是過程指標和細分領域的指標數據。這些指標的收集,將會對今后WANO成員電站業績性能的監測和分析,以及優化同行評估的方法和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在改進同行評估活動的同時,WANO和INPO還對績效水平長期穩定在優秀行列的核電站進行了綜合分析,并據此得出了運行業績優秀且指標長期穩定在高水平的電廠的共同特征,即具備優秀的領導力和團隊工作的有效性。為此,INPO出版了相關文件用于推廣,分別是INPO 2015-005領導力和團隊合作的有效性、INPO 2017-004核電公司(集團)卓越表現的原則以及INPO 2019-03推動持續改進的文化。在參考INPO的原則性文件下,WANO組織來自不同區域和文化背景的16名核電站CEO完成了一份WANO原則性文件PL 2019-01核能行業領導力有效性特征,對核電行業領導力的特征進行了明確和闡述。在此次雙年會期間,WANO對這份原則性文件進行了重點宣傳和推介。據此可以看出,領導力建設將是WANO在管理結構、體系和流程建設以及文化建設后聚焦的另一個重點方向,其也必將對WANO未來的業務帶來深刻影響。在WANO首席執行官彼得先生的一份介紹材料中明確提出了未來WANO的改進行動:
1.建立更強的績效監測方法;
2.建立有效和可靠的幫扶支持能力;
3.建立評價打分的同行評估及成員支持活動;
4.聚焦行業標準以及領導力推廣的有效性。
第三,除了制定這些具體改進行動,WANO早在2017年就對中長期規劃文件進行了修訂,其中特別強調了建設領導力和行業高標準的有效性。規劃是指導WANO所有活動的基礎性文件,也是確定WANO業務開展以及資源配置優先級的指導性文件,對其的修改充分反映出WANO正在對未來重點業務內容進行更新與完善。
第四,雙年會期間,WANO和成員還共同制定和發布了新的行業目標,具體內容是大部分成員電站的評分應該穩定在1—2分(分值越低越好),偶爾出現3分;消滅長期3分的電站,沒有4分和5分的電站;沒有明顯業績下滑的電站;行業內杜絕嚴重事件發生等。
第五,目前,在WANO業務模塊的改進中,最為顯著的是將傳統的經驗反饋模塊和電廠性能指標模塊合并,成立了電廠性能評價模塊。這個模塊通過系統化的方法識別表現不佳的電廠,啟動提醒和幫扶行動。WANO的改進計劃不僅局限在業務能力方面的提升,而且有組織和結構上的改變,包括上海中心項目的落地、業務模塊的整合以及會員合作的改進等等。其中,關于上海中心項目在WANO內部討論項目啟動時,最初的內容是“WANO重組”。WANO的設想是在上海中心的建設過程中匯集現有四個區域中心的最佳實踐,采用最高的標準,而后再把這樣的高標準輸入回現在的四個區域中心,以整體提高WANO的業務能力和有效性。
第六,在改進會員合作方面,WANO主席湯姆·米歇爾在WANO與中國核能行業協會(CNEA)入會簽署合作備忘錄的儀式上特別說明,WANO將以與CNEA進行合作作為新起點,尋求WANO與類似社團組織的合作新形式,改進對成員電站的服務質量和方法。
綜上所述,正如WANO最新修訂的長期規劃指南中對WANO的組織愿景的描述,WANO與其成員電站一起,將成為運行商業核電站在核安全領域追求卓越的引領者。我們有理由相信,全球核電運營者將在WANO的協調和推動下,繼續前行,共創更安全的核電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