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四天的第三屆國際原子能機構核安全技術和科學支持機構大會正在北京舉行,29日,中國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三十年座談會召開,與中國進行長期合作的外國機構負責人、國際組織負責人對中國在核與輻射安全監管能力進步、監管狀況表示肯定,中國主管官員也表示,中國將在確保安全前提下繼續發展核電。
國際原子能機構副總干事丹尼斯·弗勞利在座談會后的招待會上接受了本臺記者專訪,他回憶了從20多年前開始合作的路程,稱自己見證了中國核安全監管從小變大的歷程:“中國國家核安全局與我們的合作歷史可謂悠久,當初他們剛成立,還那么小、需要成長,需要制定監管規則,而要監管的方面又那么多。我認為,中國在核安全監管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我們非常支持包括中國國家核安全局在內的政府機構進行的各種發展、增強核安全能力的措施和研究,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和中國國家核安全局就增強技術和科學支撐方面合作做出新安排。”
1984年,中國國家核安全局誕生,中國也正式加入國際原子能機構,成為其指定理事國。在30年間,中國已經形成了包括多部法規在內的整套法規制度,技術人才力量也逐步壯大,輻射監管成效進步顯著。截至今年4月,中國共有商業運行機組20臺,一直保持良好的安全業績,在建的28臺核電機組建造質量均處于受控狀態。確保安全、和平利用始終是中國在發展核能上堅持的原則。中國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在當天的會議上說:“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中國將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繼續發展核電,切實發揮核能的基礎性能源作用,以確保能源安全、優化能源結構、減少碳和污染物排放。中國將堅持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致力于推進核安全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堅定不移地增強自身核安全能力。”
在核與輻射安全領域,中國還開展了廣泛的國際合作,積極參與相關的國際立法,履行已簽署公約義務。中國長期的合作伙伴、法國核安全局局長菲利普?賈米特說,從1985年起雙方就簽訂了協議,當初培訓的工程師已經成為今天中國核安全監管的骨干力量。在非常頻繁和密切的合作中,法中合作建立了堅實基礎:“我們展望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加強和加深交流合作,在核廢料處理以及乏燃料處理等方面也可以進行互相的合作。我認為這種全面的合作對于安全領域是至關重要的,未來法中還會就標準以及原則進行進一步的交流和促進。”
受到日本福島核事故的影響,包括中國在內很多國家的核電項目受到暫時擱置,在重新審視安全監管規則后,全球的核電項目正復興。中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也在當天會議上表示,中國將在確保安全前提下發展核能:“綜合考慮安全要求、技術掌握程度、設備制造能力和人才質量等因素,確定健康、有序、長期、平穩發展的核電政策,合理把握建設節奏,防止核電大起大落。我們必須將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方針落實到核電規劃、選址、設計、建設、運行、退役全過程及相關產業中,確保核電安全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