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國繼“神盾--2009”之后第二次舉行國家、省、核設施運營單位三級聯動、軍地協同的核應急演練。
“發展核事業50多年來,我國保持了良好的核安全記錄。為防患于未然,我國全面采取了核安全保障措施,正圍繞‘建體系、強能力、重實戰’扎實推進國家核應急體系建設。”國家核應急辦公室副主任、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司長姚斌說。
按照2013年新修訂的《國家核應急預案》,我國每隔數年要舉行一次國家級核應急演習。
國防科工局核應急安全司協調管理處處長黃敏表示,目前“神盾--2015”國家級核應急演習的總體設計方案正在抓緊制定,初步考慮以某核電站裝料為演習模擬情景。演習擬選在廣東省,主要因為廣東是核電大省、核電老省。營運中和在建的核電機組比較多。
2009年成功舉行我國首次國家級核應急演習“神盾--2009”后,國家核應急辦公室組織協調省級、核設施運營單位級各類演習300余次。去年5月以來,在國家核應急辦公室指導下,廣東陽江核電站,遼寧紅沿河核電站,福建寧德核電站、福清核電站舉行了首次裝(投)料演習。今年,浙江方家山核電站、廣西防城港核電站、海南昌江核電站計劃進行首次裝(投)料演習。
目前,我國運行核電機組19臺、在建核電機組29臺,其他核設施單位數十個,涉核企業、工廠、電站、醫院、科研院所等數萬家,都建有相應的核應急組織和機構。
國際上通常采用國際核事件分級表把核事件分為1至7級:1至3級為事件,4至7級為事故。按照嚴重程度依次排列為異常、一般事件、重大事件、影響范圍有限的事故、影響范圍較大的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