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中國核能行業協會2014年年會在京召開。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在工作報告中總結了核能協會過去一年的工作,部署了2014年的主要工作,并且分析了我國核能行業當前面臨的發展機遇及挑戰。
目前,我國大陸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為19臺,總裝機容量1701萬千瓦;在建核電機組29臺,裝機容量3168萬千瓦,在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今年第一季度,全國核發電量為259.84億千瓦時,約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04%。在役機組安全穩定運行,按世界核電運營者協會(WANO)規定的性能指標對照,在全球400余臺運行機組中,我國在役核電機組總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部分機組和安全指標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在建核電工程項目質量、進度和投資得到較好控制,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世界首批AP1000機組建設在不斷克服首次工程化的挑戰中積極推進,臺山EPR項目取得重大階段性進展。
在役、在建核電機組在福島核事故后進行的安全改進按計劃實施,進一步提升了我國核電廠的安全性。到2013年底,國家核安全局對運行核電廠提出的10項安全改進要求,除1項長期研究項目正在順利推進外,其他項目全部實施完成。與此同時,國家核安全局對在建核電廠提出的14項安全改進要求,首次裝料的核電機組均在裝料前全部實施,其他在建項目正在按計劃推進。
過去一年里,在各方的積極推動下,核電“走出去”取得新的突破。2013年,出口巴基斯坦的兩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開工建設;與羅馬尼亞達成合作開發切爾納沃德核電站3、4號機組意向;與法國電力公司合資,參股英國欣克利角核電項目。與阿根廷、蘇丹、南非等國家的核電合作意向談判取得積極進展。
此外,核能行業產業鏈各環節協同發展,核電設備產品質量穩定性不斷提高,較好地滿足了在建核電工程建設的需要;核燃料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研發和示范工程建設進展良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1號”核電機型研發取得重要進展;國家有關部門初步建立起了服務核電企業科學發展協調機制。
張華祝在報告中指出,安全高效發展核電仍是我國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給的重要戰略選項,我國核電發展面臨著良好機遇。與此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在經歷了日本福島核事故沉重打擊后,世界核電復蘇緩慢,我國核電的正常建設還處于恢復階段,近期核能行業的發展面臨著安全和質量、實現核電規劃目標、核能行業均衡協調發展等諸多挑戰。因此,全行業應以創新的思維用好機遇,以扎實的工作應對挑戰,以求在新的一年中實現新的更大的發展。
在過去的一年里,為促進核能行業安全高效發展,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積極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努力做好行業自律和各項服務工作。協會先后承擔了10多項政府有關部門和會員單位委托的課題研究工作,尤其是《內陸核電廠環境風險的評估》課題研究,對內陸核電廠和環境影響給出了較為全面、科學、客觀的評價,為消除社會公眾對內陸核電建設的疑慮提供了依據,為政府有關部門對內陸核電建設進行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核電廠運行和核電工程建設項目同行評估,促進了經驗共享和持續改進;技術咨詢服務,促進了核能行業健康發展;媒體宣傳和公眾宣傳,為核能發展營造了良好輿論環境;國際合作與兩岸交流,為核能行業發展提供了支持。
2014年,中國核能行業協會將繼續加強核能行業重大問題研究,進一步做好核電同行評估、技術咨詢服務、科技獎勵等三大核心業務,重視媒體宣傳和公眾宣傳,深化國際合作和兩岸交流,切實加強協會自身建設,積極推進中國核能行業行規行約的落實,充分發揮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
張華祝最后強調,核能作為新興戰略性產業,在優化能源結構、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要秉持為發展求安全、以安全促發展的理念”,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齊心協力,開拓進取,積極有為,扎實工作,為促進核能安全高效發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